回顾:青年学者沙龙(第五期)

发布日期: 2021-10-25   作者:  浏览次数: 10

1020日下午13:30,教育学系第五期青年学者沙龙在文科大楼1113教室举行。本期活动以“重构常识:教育民族志的方法与文本”为主题,系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董轩副教授担任主讲人,李林副教授担任主持人。教育学系刘世清副教授、王丽佳副教授等三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沙龙现场


一、沙龙报告

主讲人 董轩老师

董轩老师围绕自己最新出版的著作《重构常识:教育民族志的方法与文本》中的前三章进行了分享,重点讨论了教育民族志经历的两次重要的“学术时尚”变迁,并对后续民族志书写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与展望。

董老师首先站在校庆与系庆的时间节点上,梳理了教育学系在国内教育人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提到了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988年,瞿葆奎先生邀请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平德勒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发表特约稿《教育人类学综合研究的初步尝试》;2003年,李复新和瞿葆奎先生合作在《教育研究》发表了《教育人类学:理论与问题》,这是目前知网数据库可查的第一篇明确以“教育人类学”五字入题的文章;2009年,李政涛老师出版了相关教材《教育人类学引论》。

在随后的分享中,董老师选取了两位重要的人类学学者——马林诺夫斯基和贝特森,分别作为“科学民族志”和“反思民族志”的代表人物,详细梳理了两人的田野时间线、田野方式、民族志风格和他人的评价等内容,尝试呈现作为方法和文本的民族志在20世纪所经历的两次重要的“学术时尚”变迁。董老师也对马氏和贝特森式的教育民族志书写进行了举例说明,为本领域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最后,董老师以“一个经典问题”和“两个经典回答”作为本次沙龙的小结。经典的问题指的是著名人类学家保罗·拉比诺提出的“民族志田野作业对批判性思考的实践有什么贡献”。第一个回答来自贝拉:危险的不是价值判断本身,而是判断被置于批判性反思之外,并无意于在经验的参照下被修改;第二个回答来自格尔茨: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地方知识,更需要一种方式来把各式各样的地方知识转变为它们彼此间的相互评注,即以来自一种地方知识的启明,照亮另一种地方知识隐翳掉的部分。董老师希望大家对这一个问题与两个回答进行思考,并在研究实践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解答。

二、交流互动


李林老师交流

李林老师表示,人类学家的研究常常有“把一杯白水烹成一锅鲜汤”的魔力,董老师的报告能够提醒大家反思我们学术史中不断“脉络化”与“去脉络化”的问题。他指出,我们接触到的常常是高度脉络化的、被反复提及的知识,因此非常需要我们回到历史中进行解构与重构的研究。

刘世清老师提问

刘世清老师询问了贝特森式的“谨慎纠结”如何体现的问题。董老师认为,贝特森的“纠结”主要在于采取何种视角做出价值判断。

王丽佳老师提问

王丽佳老师提到,在人类学研究中,民族志和扎根理论之间的具体关系一直以来都让她感到困惑。董老师解释说,当我们谈论人类学时,通常会采取“理论+方法+问题”的模式。并且由于人类学有着自己的理论脉络,可能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扎根理论如何在民族志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而是要讨论什么是扎根“扎”出来的理论,以及扎根理论的解释范围与解释力在哪里的问题。

现场同学提问

现场还有同学提出了“进行民族志研究时是否应该有理论预设”的问题。董老师认为,我们收集到的民族志材料和所选择的理论需要在“千锤百炼”中不断磨合。作为初学者的学生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在尝试中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沙龙结束时,李林老师也对董老师将修订他的博士论文形成新书进行了预告。李老师表示,董轩老师针对登封武校的研究历时长久、内容扎实,希望同学们多多关注,相信大家一定能够从中获益。


撰稿:杜心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