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系四位毕业生学位论文获评“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发布日期: 2021-10-19   作者:  浏览次数: 10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正式发布了“2020-2021学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示。教育学部共有6篇博士学位论文、11篇硕士学位论文入选。其中,教育学系分别有2篇博士学位论文和2篇硕士学位论文。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21届博士毕业生 金晨

指导教师:朱益明 教授

论文题目:《我国研究型高校教师退休年龄政策研究》

研究内容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退休年龄政策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高校年长教师是人力资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其人力资本储备,是提高我国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的重要手段。于高校专任教师而言,年龄的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学术生产力或学术活力的下降,现实中亦有一批年长教师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但退休制度以及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将“年龄”作为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工具,年龄成为限制高校专任教师持续发展的“天花板”。在人口老龄化和全社会延迟退休的背景下,探讨符合研究型高校发展以及高校专任教师职业特性的退休年龄政策,创造更具包容力的政策环境,是当下亟待关注的政策话题。

围绕这一主题,本研究借助生命历程理论与新制度主义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型高校专任教师、高校管理者以及政府官员三类主体开展半结构化访谈,收集他们关于研究型高校教师退休年龄政策这一话题的相关认识。同时结合我国退休年龄政策及研究型高校的退休年龄管理方案,分析当前研究型高校教师退休年龄政策与高校专任教师之间的冲突。

研究发现,研究型高校教师退休年龄政策通过“强结构性”的制度要素框架,对高校教师施加影响;研究型高校教师遵循着学术逻辑或自我发展逻辑,对现有政策提出质疑或“抵抗”,但教师的“强主体性”退休认知被“强结构性”的政策所约束,其退休行为被迫表现出“弱主体性”的特点,最终产生了退休年龄政策结构性与高校教师主体性之间的冲突。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揭示了冲突的现实表象与潜在危害,并就消除退休年龄政策的冲突,凝练了三个关键争论点。此外,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消除退休年龄政策冲突的重要制度条件。

基于研究结论,结合时代背景与国际经验,本研究对现有政策进行省思,并提出优化政策设计、完善学术职业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2021届博士毕业生 刘继萍

指导教师:鞠玉翠 教授

论文题目:《课堂生活中的审美体验研究》

研究内容

在课堂生活境域中,审美体验能释放课堂生机与活力,焕发课堂诗性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然而,当前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本研究赋予审美体验以教育学意蕴,认为充盈着美的体验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是自成目的的,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教学过程本然地就是审美体验生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游戏着、体验着、享受着,同时被惊奇感、投入感、领悟感、贯通感、成长感和愉悦感等包裹着,全副身心地沉浸其中。在此过程中,教和学所生发的美的体验消解了学习的沉闷、单调和痛苦,课堂的生命活力得以唤醒。

研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课堂生活中的审美体验,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之教如何引发儿童的审美体验的问题。为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主要采取两种路径:一是理论研究的路径,研究首先以“真理美学”为理论厘清美与真理的关系,这就为回答课堂教学中审美体验何以生发的问题提供理论准备,同时参照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进一步明晰其内涵;结合审美体验的内在结构尝试阐明审美体验在课堂生活这一特殊境域中的独特性。二是适当运用课例研究的方式,将审美体验还原到课堂教学实践的现场中,通过对具体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审美体验质感地进行呈现,探究课堂中审美体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之教在儿童审美体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反思其背后的逻辑理路。

围绕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独特性,依循审美体验的内在结构,研究分别从审美体验的主体存在、内容和行动要素三个方面重新建构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理解框架。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21届硕士毕业生 杨阳

指导教师:程亮 教授

论文题目:《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公平——基于学生感知的分析》


研究内容

教育公平通常被视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主要是集中在分配层面,关注的是如何确保教育机会或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而比较少考虑这一分配过程背后主体之间互动带来的公平问题。尤其是在课堂情境中,教师不仅要在不同学生之间分配教育善物,而且要维持与不同学生之间的互动公平。有鉴于此,本研究主要从学生的感知出发,调查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群体,采取问卷调查法,运用自编的《关于课堂师生互动情况的调查》学生问卷,通过坦诚、尊重、适切、证成四个维度探讨了课堂师生互动的实际情况和可能的相关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囿于学校内部公平氛围、教师教育观念、学生的公平观念存在差异等原因,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基本的“尊重学生”仍有待改善,基于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差别对待”更是任重道远。其中“适切维度”在不同学校、年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户籍、不同成绩、担任不同职务的学生中差别显著,更加凸显了提升教师公平观念和尊重学生差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本研究建议,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应该营造良好公平氛围,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教师应考量多重正义取向,运用多元公平原则,并且关注学生公平体验,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现工作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中学


2021届硕士毕业生 黄丽燕

指导教师:李林 副教授

论文题目:《传承与创新:黄绍箕教育志业之探析》

研究内容

教育历史人物研究是教育史研究的重要方面,随着教育人物研究的深入,学界对传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非中心”人物的关注不断增加。本文研究对象黄绍箕,浙江瑞安人,光绪六年进士,入翰林院,提出“不通西学,不足以存中学”,研究中西学务,从事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事业。本论文采取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通过考察黄绍箕教育实践的历史背景,梳理黄绍箕的办学实践和教育管理实践,总结其教育实践的贡献,探析其教育思想的特点,并尝试从其教育实践与思想的的特点上分析其在近代教育人物研究中的应然和实然地位的矛盾。

黄绍箕与孙诒让在瑞安新式教育推进中通力合作,参与瑞安学计馆、瑞安务农支会、瑞安方言馆等新式文教机构的创办,成为瑞安新式教育推进的重要支持者;黄绍箕实际参与创办京师大学堂,担任学务处编书局监督、京师译学馆监督期间参与教科书编译工作,推动中国近代教科书编译事业的发展;黄绍箕在近代教育改革“示范省”湖北从事教育管理实践,为湖北教育变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论文还考察黄绍箕的《中国教育史》、《乡土志例目》等教育著述的内容与影响,将其实践、思想与同时代人物群体进行比较分析,重新审视黄绍箕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贡献,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丰富晚清教育人物的研究以及中国近代教育史早期发展的研究,探析地方教育人物对区域文化复兴的文教意义。

研究发现黄绍箕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主动回应“西学”的冲击,应时代之需,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逐渐形成一套以救国为目的的国民教育思想体系,其思想应时局而变,主张渐次改良办教育。研究最后分析了黄绍箕人物研究未得与其教育贡献相匹的研究地位的原因,包括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教育学界对教育人物的研究偏向,以及黄绍箕自身实践和性格特点。

现工作单位:打虎山路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