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系、基教所2018年校庆报告(1)

发布日期: 2018-10-25   作者:  浏览次数: 255

20181017日下午14:00,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基教所)举行了2018年第一场校庆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范国睿、唐汉卫、黄忠敬、杨小微、卜玉华、程亮、杨光富等七位老师围绕自己主持的“十三五”国家哲社课题作出分享,来自教育学系及兄弟系所的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黄书光教授主持。

黄书光教授△

范国睿教授△

范国睿教授分享的主题为“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研究”。范老师在分析我国教育治理的当代问题的基础上,提炼了我国教育治理的逻辑,并对教育治理的战略进行了研究。范老师认为,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在政府关键点在于建立教育治理信息的公开透明机制落脚点在学校,其保障在于建立健全教育法治机制,依法规范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责任权利。

唐汉卫教授△

唐汉卫教授分享的主题为“美国社会科课程百年嬗变研究”。唐老师简要介绍了自己从事这项课题研究的背景,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德育研究的经历,提出了回归生活、文化自觉、重建社会、体制改革等四个研究方向。关于对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借鉴,唐老师认为借鉴的尺度需要斟酌把握,不能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而应以其为镜子来反观、反思我们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研究相应的对策。

黄忠敬教授△

黄忠敬教授分享的主题为“中国是教育强国吗?”黄老师通过对中国与OECD教育发展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研究,以数据内容对上述问题作了分析和回应。黄老师表示,在投入指标上,我国与教育强国差距明显。在过程指标上,中国教育的表现喜忧参半。在产出指标上,中国教育表现出了良好的绩效水平。对此,他提出了继续增加教育投入、增加教育过程软性指标以及关注教育产出的社会效益等建议。

杨小微教授△

杨小微教授分享的主题为“2030年教育发展目标与战略研究的聚焦点”。杨老师认为,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在于“以文化人”,并提出了科学、民主、法治、公平、开放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六大教育现代化价值维度。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研究,需要回应我国未来15年人口变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变迁等领域的需求,研究我国教育2030/2035发展愿景及核心目标;战略研究,需要聚焦我国学前教育、农村教育、社区教育等,有重点地开展战略研究。

卜玉华教授△

卜玉华教授分享的主题为“课堂空间重构下的多维儿童形象及其教育意蕴”。卜老师简要说明了从事这项研究的背景,介绍了此项研究的思路、问题、视角与方法等。卜老师认为,课堂空间存在权力性问题,要区分权力与权威的不同,警惕权威的权力化。课堂权力空间的重构与儿童自主形象的提升不可忽视教育学立场的重要意义。

程亮教授△

程亮教授分享的主题为“课程的选择性:何以可能”。近年来,“增加选择性”成为教育领域改革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程老师分析了“选择”何以成为问题。他以课程的选择性为例,探究了选择的理据问题、基础问题、实现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选择”的路径。他认为,应该建立指向关键能力、关注科目实体、走向内在价值、加强发展指导以及建立课程审议等完整的课程建设与选择机制。

杨光富副教授△

杨光富副教授分享的主题为“美国高中走班制的组织与管理”。杨老师首先介绍了该课题的进展情况,然后从走班的原因、前提、特点等方面作了说明,并提出了针对我国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管理的五点思考。杨老师认为,应该尽快培养和配齐专业的指导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专门的学科教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设置合理空间布局,配备相关设施等。

教育学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2018年第一场校庆学术报告圆满结束。七位老师围绕所获课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作了分享,更为详细的研究内容请关注老师们公开发表的论文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