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推介(第九期)

发布日期: 2020-07-07   作者:  浏览次数: 528

编者按:本系列我们将持续推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师生近期在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部分学术成果,以促进教育学界同仁积极健康的学术交流、对话与批评。


李政涛: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责任”

为明晰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承担的"教育责任",本研究首先回顾和梳理信息技术已经作出的"教育贡献",包括实践贡献、理论贡献和文化贡献,这是信息技术已经承担的"教育责任";其次,整体剖析已有的"技术批判",从技术批判的学科视角、理论类型和对象内容等三方面展现;再次,提出"技术中人的成长"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即通过设计和发展技术,设计和发展人的生命成长,并以此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责任"的核心,为此,需要接续"历史与传统",强化"反思与批判",深化"对话和交往"


周彬:学校治理现代化:变革历程与建设路径

学校治理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但却是一件探索已久的行动。学校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协调各学科的专业资源,就需要调动各方主体的教育资源,于是治理成为学校发展的必要路径。自建国以来,中小学经历了领导体制的探索、管理模式的确定和治理范式的形成三个阶段,形成了"学校治理从属于国家治理体系、专注于对隐在具体人和事件背后的行动机制研究、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教育目的"等经验。为此,要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的行政团队集体决策机制、以党组织主导的教育方针的维护与监督机制、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审议机制和师生家社政一体化的综合育人合作机制来促进学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可以通过教育主体参与学校治理能力的提升,完善参与学校治理路径建设和建立参与学校治理保障机制等方式来促进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周彬:学校治理现代化:变革历程与建设路径

学校治理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但却是一件探索已久的行动。学校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协调各学科的专业资源,就需要调动各方主体的教育资源,于是治理成为学校发展的必要路径。自建国以来,中小学经历了领导体制的探索、管理模式的确定和治理范式的形成三个阶段,形成了"学校治理从属于国家治理体系、专注于对隐在具体人和事件背后的行动机制研究、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教育目的"等经验。为此,要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的行政团队集体决策机制、以党组织主导的教育方针的维护与监督机制、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审议机制和师生家社政一体化的综合育人合作机制来促进学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可以通过教育主体参与学校治理能力的提升,完善参与学校治理路径建设和建立参与学校治理保障机制等方式来促进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杨晓莹  杨小微:共享发展: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路径探寻

基础教育走向现代化需要探寻不同寻常的路径,以集团化办学为标志的共享发展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从"何以共享""、何谓共享""、何能共享"以及"共享何往"四个维度展开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路径的学理探究。民众对优质教育的普遍渴求、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和高难度以及共享经济等领域的大趋势,促成中小学从"各奔前程"转向"同舟共济"。经济及其它社会领域中的共享特点各异,但其共性是轻所有权、重使用权的资源分享尤其是知识、经验的共享,其实质在于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共享。集团化办学得以形成共享场的关键是集团可以集聚、转换和融合多种教育"能量"。尊重参与共享的个人和组织的共享偏好、确保共享内容的供需匹配和可接受性并形成各方共同遵守的共享规范,这是集团效益发挥到最大化的三个原则。展望未来,集团化办学所代表的共享教育将从消费型共享走向共创共商型共享、从分治走向共治,最终走向善治。


李林:学校市:民国时期一种“学生自治”的实践及得失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威尔逊·基尔发明学校市制度,并在美国多地公立学校推行。1919年前后,学校市制度被引入中国,并借助1922年新学制的颁行及公民教育的倡导,于二三十年代在全国多省市中小学校推行。其间,社会各界合力塑造出学校市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知识氛围,助力该制度的推广。然而,制度实践对制度设计的偏离,以及此种学校内"政治拟构""学校社会化"本旨的差异,也让学校市的组织架构及精神内涵不断发生异变,终在1930年代中期以后淡出学校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