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推介(第八期)

发布日期: 2020-06-29   作者:  浏览次数: 286

编者按:本系列我们将持续推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师生近期在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部分学术成果,以促进教育学界同仁积极健康的学术交流、对话与批评。


李政涛: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是“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新冠疫情的出现是一个分界线,此后,世界基础教育将分为"前疫情时代的基础教育""后疫情时代的基础教育"。人类将全面进入"双线教学"的时代,深度进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融共生","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这个由"信息技术""新冠疫情"的交汇造成的基础教育"新时代",其主要特征有三大关键词。



庞庆举: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中国式表达:从字到词到命题

先秦是中国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期。在中国文化自信和建设中国话语体系的当代,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蕴涵的中国式表达尚待深度开发,包括字、词、命题等多层面的独特性。中国式表达的独特首先体现在中国文字中,分析甲骨金文的教育二字,可以发现中国文字里的字源初心。字词在文本中呈现其内含,分析《诗》《书》元典中的教育字词,可以发现其早期的基本词义所指。在此基础上,围绕教育分析先秦儒家经典《论语》,并与前面分析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历史性推进,包括教育要素的深化和教育新命题的提出等。


周彬:学校治理现代化:变革历程与建设路径

学校治理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但却是一件探索已久的行动。学校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协调各学科的专业资源,就需要调动各方主体的教育资源,于是治理成为学校发展的必要路径。自建国以来,中小学经历了领导体制的探索、管理模式的确定和治理范式的形成三个阶段,形成了"学校治理从属于国家治理体系、专注于对隐在具体人和事件背后的行动机制研究、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教育目的"等经验。为此,要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的行政团队集体决策机制、以党组织主导的教育方针的维护与监督机制、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审议机制和师生家社政一体化的综合育人合作机制来促进学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可以通过教育主体参与学校治理能力的提升,完善参与学校治理路径建设和建立参与学校治理保障机制等方式来促进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周彬:从课堂教学到网络教学的“变”与“不变”

网络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尽管技术会推动教学形态的变化,但我们赋予教学的意义,我们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我们对学生深深的爱,依然是教育教学的永恒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