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14:00,教育学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2017年校庆学术报告第一场——“跨学科论坛”专场在文科大楼1013室开讲。吴遵民、鞠玉翠、卜玉华、毛毅静、蒋纯焦和程亮等六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卜玉华教授主持,部分老师及硕、博士研究生共计8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吴遵民教授作了题为《新高考改革“新”在哪里——以上海为例》的报告,主要从新高考“新”在哪里、新高考的长处与短板以及对新高考的展望三方面展开,并从考生家长的视角对上海现行新高考制度进行深入分析与评判。鞠玉翠教授作了题为《立美育人——实践美学的视角》的报告,鞠老师首先说明了为什么谈这个话题,讨论了这个话题的意义,然后从所立何美、立美何以育人、如何立美育人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引发全场对教育美学的新思考。卜玉华教授从自己的课题出发作了题为《我国学校生活中的儿童形象研究》的报告,在对有关概念作出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安排,并就研究中所涉及的强制教育与自由精神之培养的关系进行了伦理学向度的探讨。
毛毅静副研究员、蒋纯焦副教授、程亮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文化遗产教育的新视域:基于美国的经验》、《“范源濂/廉”名考》、《教育中的儿童权利》的报告,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与讲述方式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他们或通过历史与文化故事的讲述方法为现场师生带来跨学科的知识盛宴,或通过详实的历史材料考证教育史实,或以严密的逻辑思考将问题探讨得既深刻又到位。
整场报告中,师生认真听讲,积极发问。虽然时间有限,报告者无法就所有问题作深入阐述、全面回应,但众多学术视角的同场呈现已然精彩纷呈,让人深受启发。
撰稿:严芳、黄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