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读社毕业论文写作经验交流会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 2018-06-22   作者:  浏览次数: 447

621号晚6:30,由教育学系研究生会主办,论文研读社承办的毕业论文写作经验交流会在文科大楼1013举行。担任分享角色的三位学长学姐分别是来自教育政策专业的王德胜,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的朱园园以及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吕珂漪。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教育学系、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系和特殊教育学系的同学前来参加。

首先,三位学长学姐分别就自己的论文写作经历与经验与大家做了分享,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把握学长学姐的分享要点,以下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论文名称及主要方法

分享要点

王德胜学长:

《乡村教师如何回应教育改革:一项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生活史研究法

  1. 选题:个人兴趣、导师课题相结合

  2. 文献检索:在清晰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检索,逐渐集中;

  3. 写作:框架和问题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是要紧抓自己的核心问题

  4. 规划:整体规划+精细安排(月、周、日计划)

  5. 心态:享受煎熬

朱园园学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三代少先队辅导员身份认同研究》

生活史研究法

  1. 选题:在文献与田野中逐渐清晰,确定为“真问题”;清晰自己的核心问题与主问题

  2. 方法:方法占据论文成功基础的一半,与问题要适切

  3. 资料收集: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集中搜集资料;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要交替式前进;资料收集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

  4. 写作:文献综述的质量;核心概念是否明细,如何生成;核心问题与方法、结论的对应性;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解决核心问题

吕珂漪学姐:

《家长参与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JT小学为例》

综合研究法

  1. 关注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影响了资料收集的信度和效度

  2. 选题:最好与导师的研究领域契合,导师的指导对论文的进展非常重要

  3. 文献资源:两类文献,一为方法论文献(纯方法论文献;运用该方法论的文献);二为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关注相关的学者、组织、机构等的新动态)

  4. 写作:主动下笔,在写的过程中调整和修改

  5. 相关软件的分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百度学术;Endnote


随后,同学们就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向几位学长学姐提出了问题,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写作的过程中,最耗费时间的环节是什么?

  2. 当收集好大量的质性资料时,具体地如何进行分析?

  3. 写作过程中,如何回应其他的文献资料,这与文献综述的区别在哪里?

  4. 如何确定自己的理论框架?

  5. 自我认同与身份认同的关系为何?有哪些理论框架?

  6. 如何寻找某一方法或者某一领域的权威资料?

……

学姐学长们就自己的理解依次回应了几个问题,虽然无法彻底解决大家的疑问,但清晰了大家思考问题的思路。最后,三位学长学姐还向大家推荐了自己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受益的著作、文献、网站等,干货满满。

推荐书目:

《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生活史

《村落的终结》,《村落里的国家》,《嵌入村庄的学校》,《世界的苦难》

《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精神世界》

《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

在大家的倾听与交流中,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感谢三位分享的学长学姐,感谢参与的同学们,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反思型的研究者与写作者,勇敢地、理性地体验各自的毕业论文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