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2016级硕士班的学生群众、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共计20余名同学,在辅导员及班委、党支部的组织下,将班级活动与党员生活会相结合,参观游学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以及上海历史博物馆。青年学子与党员满怀对历史的崇敬,以及对建设未来国家教育事业的热情,沿着党的兴业之路,以及近代上海教育之历史车辙,在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中,在体悟近代上海志士仁人的救亡图存之心中,明确当代教育学子及学生党员之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当天上午10点,游学团队来到了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近兴业路)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1921年7月23日,就是从这幢朴实典雅的石库门里,跨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一步,13人代表53位党员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了。
随后,我们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进入纪念馆内参观。鲜红的党旗犹如一片火焰照亮了我们的双眼,展厅内的一件件的实物与图片等则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以往的上海,帮助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几十年间的风云变化。走出展馆,大家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党支书王芳同志的提议下,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在馆外进行了庄重的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鲜红的党旗下,大家整齐列队,高举右手,重温入党誓词,用铮铮誓言表达对党的无限忠诚。
在参观完中共一大会址后,我们又集体步行至本次组织生活会的第二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暨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继续参观学习上海的历史变迁。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为近期才重新开放,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上海市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更了解到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背后上海人数千年来开拓进取的文化积累。游学团队着重参观近代上海教育专题的板块。正如历史博物馆中的一块铭板所言,“上海的命运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透过上海这一座城市,我们能够看到近代中国百年历史的一面。在近代,上海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多功能经济中心、文化事业中心,是中国吸纳、酝酿和创造新思想、新文化的中心。在异质文明的影响和洋务运动的推动之下,新文化、教育机构在上海扎根,他们既汲取着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精神,又融合西方科学、民主思想,在中国近代的思想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近代教育专题中,游学团队跟随历史的步伐,回顾了包括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圣约翰大学等在内的百校百歌,也回望了近代上海教育的救亡图存之路。在世纪时空的穿梭当中,我们感受到了曾经的青年学子的热血,并为之深受鼓舞。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久久沉浸在历史带来的震撼之中。每一次的游学都是对中国教育历史发展与文化魂脉的认识的增多,理解的加深,以及学子对自身之教育学品性的陶熔。教育学系2016级硕士班的同学们,一定会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与支持下,努力学习,提升学术与实践水平,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为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