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日下午13:30,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伦理学第三次沙龙在中北校区文科大楼906室举行。此次活动,由程亮老师围绕“教育中的公正与关怀”主题进行报告,由王丽佳老师主持。卜玉华、鞠玉翠、黄向阳、王占魁、董轩等老师以及30多位硕博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程亮老师首先对这一主题提出的背景进行了说明,介绍了女性主义的兴起、科尔伯格与吉利根的分野,以及伦理学与教育领域中面临的认识或实践上的纷争。进而,对公正与关怀的概念进行比较,区分了作为伦理立场、作为道德思维、作为道德善与作为道德实践的公正与关怀,并从典型理论、性别基础、社会领域、规范特征、自我假设、道德要求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
在此基础上,程老师梳理了处理二者关系的四种理论选择,即“对立论”、“多元论”、“优先论”和“基础论”,并结合柏拉图的《克里同篇》、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以及小石城事件等对这些选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回到教育领域,围绕师生关系、欺凌问题、“补偿”政策、“全纳教育”等热点,对二者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与反思。
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的老师及同学积极分享了有关公正伦理与关怀伦理的理论资源、实践案例以及个人的生活故事,对公正与关怀的基本关系进行了多重的建构,尤其是对于公正之于教育、善物分配和师生关系的优先性、关怀之于教育过程的内在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最后,王丽佳老师回顾了三次沙龙活动,认为这次活动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来关照现实,把原本看似平面的“公正”与“关怀”问题立体的展现出来,不仅引发大家广泛的思考与讨论,还具有面向实践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