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者——“教育研究方法系列工作坊”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 2017-06-16   作者:  浏览次数: 285

201767日至612日,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和教育学系,联合邀请了6位海外学者开展了“教育研究方法系列工作坊”。此次工作坊主要聚焦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理论建构、具体应用等方面,旨在厘清教育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特性。工作坊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累计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67日下午2:00,柏林自由大学的Christoph Wulf教授的工作坊主题是“Anthropology in a globalized worldChallenges and New Perspectives,程亮教授主持了此次工作坊。Christoph Wulf教授是世界教育人类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德国历史文化人类学流派的领军人物。在这次工作坊中,他围绕教育人类学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核心展开论述,认为人类学是一个松散的、具有多中心的学科,这一学科面临着代表性、解释性、建构和解构等方面的质疑,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使用多样的研究方法;在“要求一致”的全球化和强调“文化多样性”的矛盾下,人类学需要思考五种范式:进化人类学和以人类为对象的人类学;在德国发展的哲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和思想史,这是由法国历史学家倡导的,从学校年鉴中提取出来的范式;美国文化人类学传统;以及历史文化人类学。这些范式也为教育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Wulf教授的工作坊严肃而不失诙谐,饱含思想的睿智,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68日下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Cheryl Craig教授的工作坊为“Why Narrative Inquiry as a Research Method in the Study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由鞠玉翠教授主持。Cheryl Craig教授是全球知名的叙事探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教师教育方面研究的专家。在本次工作坊中,Craig教授重点探讨了叙事探究在学校生活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线索对叙事探究的哲学基础、本体论和知识论、方法论特质进行了阐述。同时,她还回应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着的对叙事探究的代表性、客观性等方面的质疑,通过对这些质疑的回应,她重申了叙事探究的核心论点:以个体的经验为中心;每个人都生活在故事之中;通过故事来揭示动因;叙事探究永远在路上。Craig教授用其丰富的、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语言,为同学们展开了一场“故事中的”交流与对话,不时赢得在座学生的阵阵掌声。

69日上午,台湾屏东大学的简成熙教授的工作坊主题为“教育伦理学的学科建制、议题与教学——美国与台湾的经验”,由卜玉华教授主持。简教授是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台湾教育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同时也是通识教育方面的专家。在本次工作坊中,简教授旁征博引,主要探讨了教育伦理学在台湾和美国的学科建制状况,他认为,台湾的教育哲学、教育伦理学的研究是照搬了美国的样式,缺乏了自身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伦理学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学科,是应用性学科,因此它的独特性和价值应该是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育伦理学的议题包罗万象;教育伦理学的教学主要通过案例来进行而非纯理论的展示等等。简教授在最后回应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教师伦理的质疑问题,他认为家长们用知识和专业的要求来要求教师,用过高的标准来规范教师,这是值得思考的。简教授用生动翔实的案例,极具热情的动作和语言,将工作坊的气氛带入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610日晚上,台湾辅仁大学的夏林清教授的工作坊主题为“在彼此关系之间:行动者的参照、选择与协同”,由黄忠敬教授主持。夏教授是台湾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台湾行动研究学会的创会理事长,在行动研究领域极负盛名。在本次工作坊中,夏教授用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如何做一名行动研究者”的画面。她从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入手,将同学们带入到了台湾20世纪5060年代的社会背景中,从中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问题,以切身的实践经验展示了一位行动研究者如何做研究的整个过程,从而提出了“多层次社会系统”理论,每个个体都生活在经验世界中,而这个世界是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的,我们的所有活动都受到这些一层层的“空间”的制约。在互动环节中,众多学生都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夏教授一一为这些研究进行了“反应性”的回答。夏教授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在座的所有教师和同学,不时迎来大家的掌声。


612日上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苏智欣教授的工作坊主题为“中美小学教育比较研究”,由王占魁博士主持。苏教授是加州州立大学中国所终身荣誉所长,同时也是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在工作坊甫始,苏教授就系统介绍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体系中的诸多不同,通过逐条的、清晰的对比,呈现了结构式的、全景式的对比。在苏教授看来,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的,如基础知识不扎实,数学较差,教学内容组织随意性强,课程反馈不到位等问题;然而,美国的基础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创造能力、探索意识和动手能力。中国的基础教育拥有很多的优点:基础知识系统、扎实,数学逻辑能力强,教学内容组织严密,课程反馈及时且有效等;同样这也导致了中国的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意识和好奇精神。苏教授用翔实的资料和数据,鲜活的案例为同学们展示了中美小学教育的差异,引起了到场老师和学生们的广泛兴趣。

在苏教授的工作坊结束之后,紧随而至的是Rita Karam教授的工作坊。Rita教授来自于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专攻教育政策方向,长期从事教育政策分权化、学校监测和问责机制研究。该工作坊以“How to Conduct School-Based Management Research: A Case study of Indonesia为主题,系统展示了Rita教授及其团队对印度尼西亚进行小学学校监测的整个过程。Rita教授指出,学校监测的重要目的是探索教育改革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即学校改革的有效性问题。她以印度尼西亚的学校改革为例,从学校自主性、地方参与、保障机制、学生表现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评测,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提升教职工能力,提高教育资金投入等。通过对这一个案的展示,Rita教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机构是如何进行教育评测,以及教育评测的科学性、客观性等设计,让同学们对如何进行严格的量化研究以及规避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为期五天的教育研究方法系列工作坊吸引了众多来自于教育学系的教师和学生,也引起了热烈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讨论。此次工作坊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一定是适切于教育问题的,教育学研究方法都应该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教育学研究的独特方式和方法。

撰稿:齐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