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黄显华教授受邀来访交流

发布日期: 2018-03-13   作者:  浏览次数: 181

312日,受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学系、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邀请,香港中文大学黄显华教授来访做学术报告,并与系所师生座谈交流。

上午的报告由教育学系主任黄忠敬教授主持,基教所所长杨小微教授以及兄弟系所8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报告主题为《从着重学习重点到探求国际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黄教授以“抛球”的活动开场,引入对教学与学习关系的理解。他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表示,教与学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动,像舞者之间讲求配合一样,教与学同样需要和谐的“舞步”。随后,黄教授梳理了国际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探究。他认为,对核心素养的研究除了要考虑保留哪些内容以外,还应注意忽略了什么。大部分的研究都重视了人和社会、自然的关系,而忽视了人和自身的关系。

最后,黄教授结合自己的新作进一步探讨了教学与学习的性质与关系。他表示,让学生懂得思考,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是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黄忠敬教授和杨小微教授分别作了总结交流,认为此次报告开阔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并对黄教授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作风表示钦佩。


在下午的座谈会上,黄显华教授就四个主题展开交流,分别是:1、课程发展与课程理解;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3、教学与学习的关系;4、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在第一个问题上,黄教授从“‘课程发展’及‘课程理解’是矛盾的还是互补的?”这一问题出发,讨论了基于泰勒模式与基于派纳思想的两种不同的课程范式,进而提出课程在“‘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的问题上是否有矛盾和共存的现象。

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讨论中,黄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基于常识及文献整理两种途径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的一项研究,从制度、地区、学校、课室、个人5个层次来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分别,指出“教学”研究范畴的重点在学习者和教师;而“课程”的研究重点是“课程是如何成型的,塑造了什么”。

在“教学与学习的关系”上,黄教授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否可分,是否必分,分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与与会教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进一步提出“教师的教导行为要不要以学生学习的特征为基础?”这一问题,展开了对当下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探讨。

最后,在“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问题上,黄教授以学术著作的处理为例,指出好的研究应当像“人体”一般的有机体,重视文献分析评论及研究设计,培养应有的科学研究的学术素养,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是“知识分子”还是“意见分子”的立场。

三个小时的研讨会,黄教授就对这些话题的思考缓缓道来,以自己的研究经历为基础,悉心解答了师生们的困惑,带来的不仅有思想的碰撞,更有研究风范的启示。

撰稿:肖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