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方法学术沙龙在我系举行

发布日期: 2018-03-13   作者:  浏览次数: 196

2018226日上午,由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和同济大学李同吉副教授牵头的“上海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小组”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文科大楼906会议室举行学术沙龙。

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同济大学李同吉副教授、姚红玉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胡啸天博士、陈红燕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杨帆博士、毛丹博士、以及《开放教育研究》魏志慧编辑等人参与了沙龙。陈向明教授和胡啸天博士分别报告了个案研究和生活史研究的案例及其内在理路。我系卜玉华教授和部分研究生参与了沙龙。

首先,胡啸天博士围绕丹麦教授Betina Dybbroe的论文《生活历史视角下福利工作者的工作认同及矛盾体验》,向大家简要介绍了生活历史研究法。他从论文中的案例展开,依次呈现了该研究的理论维度、资料分析过程和写作方法,并进一步谈及生活历史法的分析路径及基本假设。随后,大家针对这篇文章的方法运用及写作展开了讨论,包括“生活历史”法在论文中的具体体现,文章的写作逻辑等。

接着,陈向明教授则透过格尔茨的《深层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及沈洪城的《教育下乡:一个乡镇的教育治理实践》两篇论文,分析了以文化解释为核心的民族志研究与个案研究的特点及作用。在此基础上,陈老师将两篇文章中的个案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两者的同与异,并简要介绍了个案研究的几种类型。

最后,大家就各自阅读的感想和疑惑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包括:如何界定个案的边界?个案(case)与样本(sample)区别为何?如何系统、理论化地呈现个案等。在大家的互动与交流声中,此次沙龙圆满结束。

                                                 撰稿:车子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