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作者 | 类别 | 题目 | 导师 |
1 | 贝思思 | 硕士 | 《英语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产生及运用》 | 杨小微 |
2 | 曹圣辉 | 硕士 | 《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对Q小学儿童学校生活状态的研究》 | 李家成 |
3 | 曾辉 | 硕士 | 《基于公平、公益之中小学公共秩序教育研究》 | 黄向阳 |
4 | 车晓莹 | 硕士 | 《个人的发现:儿童之独立》 | 吴亚萍 |
5 | 陈建波 | 硕士 | 《基于生活世界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研究》 | 周彬 |
6 | 崔倩倩 | 硕士 | 《自主性小学数学作业“后设计”模式研究》 | 宁本涛 |
7 | 单慧 | 硕士 | 《农村初中新任教师的教师身份认同案例研究》 | 王建军 |
8 | 刁胜 | 硕士 | 《上海市普陀区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调查研究》 | 王建军 |
9 | 丁振月 | 硕士 | 《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中学习建议板块的研究:基于安徽省阜阳市高中学校的调查》 | 鞠玉翠 |
10 | 董伟丽 | 硕士 | 《在对话中启迪思维: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 陶保平 |
11 | 杜芳芳 | 博士 | 《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学校教学管理变革取向研究》 | 杨小微 |
12 | 范卫营 | 硕士 | 《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价值及提升策略研究》 | 卜玉华 |
13 | 方艳 | 硕士 |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生活状态研究:以乡村小学L校为例》 | 王建军 |
14 | 冯方园 | 硕士 |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词汇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 周彬 |
15 | 冯旭洋 | 博士 | 《论教育“主体”》 | 熊川武 |
16 | 高颖 | 硕士 | 《安博教育的战略发展研究》 | 杜成宪 |
17 | 洪洁 | 硕士 | 《寓言:教育学透视》 | 黄向阳 |
18 | 胡琨 | 硕士 | 《家庭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分析》 | 马和民 |
19 | 胡小娇 | 硕士 | 《国际教育援助及其效果的研究》 | 朱益明 |
20 | 胡悦来 | 硕士 | 《寄宿制学校指导一年级学生适应适应寄宿生活的策略研究:以P学校为例》 | 鞠玉翠 |
21 | 季婷婷 | 硕士 | 《基于学生需要的课堂管理:以上海市W中学为例》 | 黄忠敬 |
22 | 蒋云 | 硕士 | 《普通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研究:以上海市育才中学的实践为例》 | 李家成 |
23 | 居臻殷 | 硕士 | 《小学生道德成长生态建设:以上海市K小学为例》 | 程亮 |
24 | 赖秀龙 | 博士 | 《区域性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 | 吴遵民 |
25 | 李爱荣 | 硕士 | 《视觉文化时代动画的育人价值探究》 | 李政涛 |
26 | 李存金 | 硕士 | 《凝固的教育音符:学校建筑空间的教育学考察》 | 李政涛 |
27 | 李栋 | 硕士 | 《台港沪三地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比较研究》 | 霍益萍 |
28 | 李芳 | 硕士 | 《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区域支持研究》 | 李家成 |
29 | 李飞 | 博士 | 《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 | 杨小微 |
30 | 李福春 | 博士 | 《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 | 王保星 |
31 | 李辉灿 | 硕士 | 《关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小组讨论状态:以Q小学为例》 | 李家成 |
32 | 李佳 | 硕士 | 《引出内在的你:关于一个女研究生的叙事研究》 | 吴遵民 |
33 | 李娜 | 硕士 | 《中美高中理科资优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 霍益萍 |
34 | 李苹 | 硕士 | 《小学教师不当言行对学生影响的研究》 | 陈锋 |
35 | 李晓洁 | 硕士 | 《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王建军 |
36 | 李中莲 | 硕士 | 《近十年中日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 | 周彬 |
37 | 林成堂 | 博士 | 《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 | 熊川武 |
38 | 刘金丽 | 硕士 | 《美国教育理事会组织研究》 | 王保星 |
39 | 刘涛 | 博士 | 《美国择校政策的政治动力研究》 | 范国睿 |
40 | 刘耀明 | 博士 | 《论教学的差异性均衡》 | 熊川武 |
41 | 刘钊 | 硕士 | 《30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观念变迁研究》 | 王建军 |
42 | 刘祯干 | 硕士 | 《特岗教师的生存状态研究:以安徽省LQ县特岗教师为例》 | 黄忠敬 |
43 | 娄岙菲 | 博士后 | 《允文允武:1920年代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与变化:以女师大风潮为例》 | 黄书光 |
44 | 陆蔚君 | 硕士 |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英语学习现状:基于对W小学的调查研究》 | 王建军 |
45 | 陆艳 | 硕士 | 《普通高中学校大型主题活动教育价值研究:以上海市YC中学为例》 | 李家成 |
46 | 罗玉欢 | 硕士 | 《综合融通,即瞬喷涌:DE小学班主任B老师教育实践智慧的个案研究》 | 李家成 |
47 | 骆栋岩 | 硕士 | 《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历史研究:基于教育中介组织的视角》 | 陈锋 |
48 | 吕传振 | 硕士 |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学生作文能力研究》 | 陶保平 |
49 | 马骥 | 硕士 | 《小学数学互动式“弹性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 黄忠敬 |
50 | 慕琦颖 | 硕士 | 《小学教师办公室研究》 | 黄向阳 |
51 | 潘晓 | 硕士 | 《诚实教育轮:说理教育方案之研究》 | 黄向阳 |
52 | 齐秀华 | 硕士 | 《公民教育视野下品社科课程实施现状研究:以上海市某区为例》 | 卜玉华 |
53 | 强薇 | 硕士 | 《社区教育与远程教育衔接的可行性研究》 | 吴遵民 |
54 | 乔卫丽 | 硕士 | 《关于教育政策学科名称歧义之研究》 | 吴遵民 |
55 | 秦洁 | 硕士 |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价值取向研究》 | 吴遵民 |
56 | 萨如拉 | 硕士 |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育人价值研究》 | 吴亚萍 |
57 | 沈雪霞 | 硕士 |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世界银行的立场》 | 朱益明 |
58 | 施远远 | 硕士 | 《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G小学为例》 | 陶保平 |
59 | 石秀云 | 硕士 | 《基于学生立场的课堂教学研究》 | 周彬 |
60 | 宋芳 | 硕士 | 《高中生管理与指导中的师生矛盾转化研究》 | 黄向阳 |
61 | 宋敏 | 硕士 |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之研究》 | 黄忠敬 |
62 | 孙闻泽 | 硕士 | 《沪台高中生社团的比较研究:基于沪台两所中学的个案研究》 | 范国睿 |
63 | 孙洋洋 | 硕士 | 《不同类型学校合作伙伴关系的冲突研究》 | 黄忠敬 |
64 | 唐彩红 | 硕士 | 《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的实践探索》 | 吴亚萍 |
65 | 王冰娜 | 硕士 | 《御宅现象:一位女大学生的叙事探究》 | 李政涛 |
66 | 王超 | 硕士 | 《当前小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基于上海市和常州市两所小学的抽样研究》 | 卜玉华 |
67 | 王春花 | 硕士 | 《初中语文作业现状与思考》 | 陶保平 |
68 | 王大磊 | 博士 | 《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 黄书光 |
69 | 王风超 | 硕士 | 《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机制研究》 | 周彬 |
70 | 王凤凤 | 硕士 | 《初中历史学案教学的探析:以山东SG市学案教学的实践为例》 | 陈锋 |
71 | 王洪明 | 博士 | 《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 》 | 范国睿 |
72 | 王湖滨 | 硕士 |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教育科研机制探析》 | 黄忠敬 |
73 | 王慧敏 | 硕士 | 《十九世纪英国教育史研究》 | 陈锋 |
74 | 王娟 | 硕士 | 《小学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 | 杨小微 |
75 | 王妹 | 硕士 | 《学业诚信教育之检讨:基于大学生考试作弊个案的研究》 | 黄向阳 |
76 | 王倩 | 硕士 | 《基于班级生活的小学生班级意识研究:以上海市两所小学的五年级为例》 | 李家成 |
77 | 王勤 | 硕士 | 《小学五年级识字量与语文成绩的相关研究》 | 陶保平 |
78 | 王晴 | 博士 | 《从“教化”到“培育”:中国重教传统的演变及当代困境》 | 杨小微 |
79 | 王瑞德 | 硕士 | 《大学国际交换生研究》 | 朱益明 |
80 | 王亚茹 | 硕士 | 《完形填空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测试题型的可行性研究 》 | 陶保平 |
81 | 王莹 | 硕士 | 《问题学生污名经历研究》 | 黄向阳 |
82 | 王仲炎 | 硕士 | 《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研究》 | 吴亚萍 |
83 | 文正东 | 博士 | 《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 | 杜成宪 |
84 | 武媛媛 | 硕士 | 《礼物的交换意义及其合理化过程:一项关于教师收礼行为的研究》 | 马和民 |
85 | 夏秀火 | 硕士 | 《名师引领与石室中学的早期变迁研究(1904-1949)》 | 黄书光 |
86 | 先宏斌 | 硕士 | 《从惩罚到强化的学理探究》 | 马和民 |
87 | 徐海峰 | 硕士 | 《清代山东义学研究》 | 王伦信 |
88 | 闫小颜 | 硕士 |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过程结构研究》 | 吴亚萍 |
89 | 严智雄 | 博士 | 《高职院教育的认同危机及其后果:以江西省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为例》 | 马和民 |
90 | 阳庭庭 | 硕士 | 《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基于当代初中生“论语”教育的研究》 | 李政涛 |
91 | 杨龙晶 | 硕士 |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的叙事研究》 | 王建军 |
92 | 杨淑连 | 硕士 | 《小学生阅读速度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 陶保平 |
93 | 杨益兰 | 硕士 | 《小学语文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以<海底世界>课堂教学为例》 | 陶保平 |
94 | 姚文均 | 硕士 |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A高校为例》 | 王建军 |
95 | 殷建华 | 博士 | 《走向教育家:一位小学校长社会化的研究 》 | 马和民 |
96 | 于胜浩 | 硕士 | 《艾伯特·维尼奇奥·拜雅的科学教育思想研究》 | 王保星 |
97 | 余丹 | 硕士 | 《道尔顿制在中国》 | 杜成宪 |
98 | 余静 | 硕士 | 《韩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及其启示》 | 朱益明 |
99 | 袁岳 | 硕士 | 《小学奥林匹克数学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X区F小学为个案》 | 宁本涛 |
100 | 张海瑞 | 硕士 | 《学校转制的理论与实践:基于三种转制模式的研究》 | 范国睿 |
101 | 张洪华 | 博士 |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 | 范国睿 |
102 | 张慧 | 硕士 | 《我国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 黄忠敬 |
103 | 张建庭 | 硕士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策略研究》 | 陶保平 |
104 | 张礼永 | 博士 | 《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之探析》 | 杜成宪 |
105 | 张萌 | 博士 | 《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研究》 | 霍益萍 |
106 | 张萍 | 硕士 | 《一位初中学业不良学生的个案研究》 | 鞠玉翠 |
107 | 张松铃 | 硕士 | 《学位纠纷之归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 吴遵民 |
108 | 张玉梅 | 硕士 | 《论教学与生活的联合》 | 周彬 |
109 | 张媛 | 硕士 | 《小学习作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研究》 | 李家成 |
110 | 张忠霞 | 硕士 | 《基于学生需要的小学中年级数学生活化作业设计研究》 | 宁本涛 |
111 | 赵红霞 | 博士 | 《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回归分析模型的探讨》 | 马和民 |
112 | 赵金坡 | 博士 | 《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 | 黄书光 |
113 | 赵文珺 | 硕士 | 《课堂教学过程中资源捕捉与利用的策略研究》 | 吴亚萍 |
114 | 赵霞 | 硕士 |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研究》 | 陶保平 |
115 | 赵欣 | 硕士 | 《小学汉语拼音测试题库及评价量表的编制研究》 | 陶保平 |
116 | 郑雪娇 | 硕士 | 《基于学生作业的认知诊断研究》 | 周彬 |
117 | 周翠萍 | 博士 | 《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 | 吴遵民 |
118 | 周广宁 | 硕士 | 《学校儿童同伴群体交往研究:以F小学为例》 | 黄忠敬 |
119 | 周晓彬 | 硕士 | 《当前我国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合理性研究:以江苏省J小学为个案的研究》 | 卜玉华 |
120 | 朱静妍 | 硕士 | 《初中语文学科中的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探索:以中考<考试手册>为知识参照》 | 陶保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