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与社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 2016-11-17   作者:  浏览次数: 550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研究教育过程的开阔视野和社会—文化学科基础,关注教育与当代世界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动力及结构变迁内在关联的人才,以适应教育跨学科研究的需要及教育结构发展的需要。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功底、人文社会学科素养及学术视野,掌握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熟悉相关的技术手段,一定程度把握国际及国内教育文化研究和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过程和最新动态,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学风。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毕业后能独立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咨询工作。

二、培养方式与年限

(一)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教育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可允许其申请提前毕业,将培养年限缩短为2年。

(二)培养方式

实现导师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主要研究方向

1.教育的社会学分析:从社会学视角并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类教育问题。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社会差异与教育平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和分层;中观层面的教育组织与效能、学校发展的社会动因;微观层面的课程社会学、课堂分析等。

2.教育的文化研究:运用人类学、文化研究、叙事分析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类教育问题。例如:器具层面的学校建筑与环境的文化意义;典章制度层面的文化与教育形态、教师文化的形成、学校文化的重建等问题;心态层面的文化与学习者思维、文化与学科知识的呈现等问题。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和研究方法类等公共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为本专业的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面向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结合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计分。    

跨专业入学(原则上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跨一级学科可认定为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由导师根据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和现专业要求决定是否补修本专业相关课程,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不能替代规定的学分。

本专业应修总学分至少为31分,且分项学分不低于以下要求,方可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程序。

其中学位公共课的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医科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公共外国语为4学分;《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自主学习,网上考核,不计算学分。

学位公共课的选修部分的课程为“第二外语”、“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技术”、“研究方法类公共选修课”等,研究生可选修其中一门(2学分)。

学位基础课至少应修满9学分;学位专业课(必修)至少应修满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至少应修满6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选修)至少应修2学分。

(二)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中英文名称

学     分

学位公共课(必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Marxism and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1

外国语

Foreign Language

4

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

Discipline and Ethics in Academic Research

/

公共选修课 I*

Optional Course I

2

学位基础课(必修)

教育原理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3

教育文化与社会名著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of Educational culture and society

3

教育论著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of Education Works

3

教育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3

学位专业课(必修)

教育叙事探究

Educational Narrative Research

3

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

2

教育社会学前沿理论研究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Sociology

3

专业外语

Subject Foreign Language

1

学位专业课(选修)

教育影像研究

2

教育哲学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

在线交流的评价方法

Evaluation Methodology of CMC

2

教育人类学

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

3

*:“公共选修课I”指“第二外语”、“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技术”、“研究方法类公共选修课”等,研究生可选修其中一门(2学分)。

科研成果要求

鼓励硕士研究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但对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不作统一要求。

六、中期考核

(一)年度考核

第一年主要是学术基本功的养成,硕士研究生第二学期末提交年度考核报告,约500010000字。内容可以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或研究报告等。

(二)中期考核

时间: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末,研究生院和各培养单位需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依据具体的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考核办法,对硕士研究生的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课程成绩审核、教学或科研能力审核、社会实践能力、开题报告审核与政治思想品德审核,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以导师与辅导员的共同评价为准。开题报告审核,以开题报告论证小组的评价为准。

建立评价、选拔、修正与淘汰机制,评价机制:经全面考核合格的研究生,进入撰写学位(博士或硕士)论文阶段;选拔机制:选拔政治思想品德优秀、学业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或提前毕业;修正机制:经全面考核未全部合格的硕士研究生,例如开题报告未获通过、科研能力一般、专业课程(基础课、选修课)中有一门经补考不及格,予以延期毕业或推迟撰写学位论文;淘汰机制:经全面考核较差者,例如,政治思想品德不良、学业成绩较差、明显缺乏科研能力者,建议予以肄业。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开题报告的要素。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要素:阐明选题理由;清楚地表达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部分比较系统、清晰地介绍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动态;本课题的研究设计。本课题的研究阶段与工作计划;本课题的创新点或宜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难点、疑点和存在问题等;主要参考资料。

(二)开题报告的审查与论证。指导教师会同3-5名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师,对开题报告进行审查和论证,分析、评估学位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凡有如下情况之一者,必须重新开题:(1)选题没有价值或几乎没有价值。(2)简单重复前人已作过的研究,没有新意或几乎没有新意。(3)研究设计简陋粗糙,或存在严重缺陷,或不可行。

(三)学位论文答辩资格。(1)无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记录,通过政治审查。(2)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3)未发现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和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4)未发现发表有严重错误的文章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5)论文事先通过同行评议。

(四)学位论文内容要求。(1)选题有理论意义和/或实践意义。(2)研究主题明确、具体,所要解决的问题意识强。(3)熟悉与论文有关的学术背景,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明确前人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留下哪些问题。论文没有遗漏重要文献。(4)有严密的逻辑结构,能对问题作完整和系统的论述。(5)能反映作者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系统的专门知识。(6)有新见解或发现。

(五)论文规范性要求。(1)尊重他人成果,严肃对待文献。(2)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3)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4)语言精练,关键词得当。(5)摘要与正文相符、并能突出论文的新见解或创新性成果。(6)语言符合现代汉语规范,无严重病句。(7)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等控制在万分之五以内(按照排版篇幅计算)。

基本文献阅读书目

(一)中文书目:

 1[]斯道雷著,徐德林译:《斯道雷记忆与欲望的耦合--英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P.布尔迪厄 ,《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北京:商务印务馆, 2004.

 3[]P.布尔迪厄著,邢克超译:《再生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5、[美]詹姆斯.克利福德 乔治.E.马库斯编,高丙中等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布鲁纳著,宋文里译:《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学的观点》[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1.

7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112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10.

 8、劳伦斯·纽曼著,郝大海译:《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0、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理论》[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1、乔治·马尔库斯等,王铭铭等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2、吴刚著:《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3、尤瓦娜·林肯、伊冈·古巴著,杨晓波、林捷译:《自然主义研究:21世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14、约翰·哈特利著,季广茂译:《文化研究简史》[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

(二)外文书目:

1Apple, M. W.,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M].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6.

 2Bernstein, B.,Social Class, Language and Socialization. in J. Karabel and A.H. Halsey, (eds.)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Collins, R.,The Credential Society[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9.

 4Delgado-Gaitan, C.,School matters in the Mexican-American home: Socializing children to education, [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9,1992.

 5Halsey, A.H., Lauder, H., Brown, P. & Wells, A.S. (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6Jackson, P. W.,Life In Classrooms[M].Holt, Rinehart & Winston,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