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与社会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 2016-11-16   作者:  浏览次数: 768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教育过程研究的宽阔视野和社会文化学科基础,关注教育与当代世界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动力及结构变迁内在关联的高层次人才,以适应教育跨学科研究的需要及教育结构发展的需要。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析问题,具有较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人文社会学科素养及开阔的学术视野,系统掌握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熟悉相关的技术手段,较好把握国际及国内教育文化研究和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过程和最新动态,具有开拓本学科前沿问题研究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学风。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毕业后能独立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咨询工作。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一)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和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方式,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鼓励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出国到高水平大学进行阶段性研修。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最长不应超过六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教育社会学。从社会学视角并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类教育问题。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社会差异与教育平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和分层;中观层面的教育组织与效能、学校发展的社会动因;微观层面的课程社会学、课堂分析等。

2.教育文化研究。运用人类学、文化研究、叙事分析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类教育问题。例如:器具层面的学校建筑与环境的文化意义;典章制度层面的文化与教育形态、教师文化的形成、学校文化的重建等问题;心态层面的文化与学习者思维、文化与学科知识的呈现等问题。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与学位专业课(必修)课程的学分之和不少于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5学分。

本专业鼓励跨学科研修,如未修过本专业低一级学位的基础课程的研究生,需补习12门学位基础课,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所攻读学位的课程学分。

导师还可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和博士研究生已修读课程的情况,要求博士研究生补修一些先修课程。

本专业高度重视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与科研能力的培养,相关要求已经在本培养方案中明确。此外,本专业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组的科研课题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等,鼓励研究生积极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和基金,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

(二)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中英文名称

学分

学位公共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World

2

外国语

Foreign Language

4

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

Discipline and Ethics in Academic Research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in Marxist Classics

1

学位基础课

教育社会学的前沿探索(可作为必修课)

Frontier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3

教育文化的叙事研究(可作为必修课)

Narrativ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Culture

3

教育与社会研究方法

Education andSocial Research Methods

3

学位专业课

(必修/选修)

教育人类学专题研究

Topics i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3

课程文化研究

Research of Cultures of Curriculum

3

教育技术与社会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Society

3

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

博士论坛

1学分

五、科研成果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SCIA&HCI收录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2.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文科一级学科权威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3.本人为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CSSCI收录期刊(含扩展版)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达到规定要求后,方能提出学位申请。

六、学业考核

(一)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必修课程进行考试,选修课程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记分。学位课程学习原则上安排在第一学年,其考试须在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前完成。

(二)年度报告。每学年末,博士研究生向导师及指导小组汇报一年来的学习与科研进展,院系、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三)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考核。博士研究生应该掌握其研究领域涉及的基本文献,第一学年结束时由院系组织考核。

(四)开题报告审核。博士研究生在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后,需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答辩资格审核。秋季毕业生须在每年410日前,春季毕业生须在每年1031日前进行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资格审核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审核、科研成果的审核、学术活动参加情况的审核等。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站在学科的前沿,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独创性的见解。

(二)论文开题

在中期考核结束后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内容框架、核心观点、创新环节、工作计划及相关的文献资料目录等。院系组织专家和指导小组进行考核,根据①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和使用方法的创新程度,②对相关学科领域当前国内外研究动态的把握程度,③研究总体方案的可行程度,④对拟解决问题和预期成果的学术及应用价值等四个方面按照等级做出评价。第一次开题不通过的研究生,允许其根据考核小组的意见进行修改,在1-2个月后再进行一次。要注意通过开题发掘“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潜在候选人。

(三)论文撰写

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研究生和导师应对论文的最终质量共同负责。要增强论文的规范要求、质量观念和精品意识,保证用于论文撰写的时间。博士研究生应不少于2年。

(四)论文预答辩

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必须通过院系组织的论文预答辩。院系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听取申请人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申请人可否如期参加答辩。

(五)论文评阅和答辩

严格执行评阅与答辩程序,评阅与答辩均进行单项评分。完善对论文指导、评阅、答辩等工作的监控措施,排除各种非学术因素对论文审查、评阅和答辩工作的干扰,确保学位授予工作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严肃性。

八、基本文献阅读书目

  1. ()斯道雷著,徐德林译.斯道雷记忆与欲望的耦合--英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商务印务馆,2004.

  3. []P.布尔迪厄著,邢克超译.再生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5. [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高丙中等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 Charles,C.M著;张莉莉等译.教育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7. 布鲁纳著,宋文里译.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学的观点[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3.

  8. 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1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08.

  9. 劳伦斯·纽曼著,郝大海译.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 雷蒙·阿隆著,葛智强等译.社会学主要思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1. 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2. 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3. 乔治·马尔库斯等,王铭铭等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4. 吴刚著.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5. 尤瓦娜·林肯,伊冈·古巴著;杨晓波,林捷译.自然主义研究:21世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16. 约翰·哈特利著;季广茂译.文化研究简史[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

  17. Apple, M. W.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M].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6.

  18. Bernstein, B. Social Class, Language and Socialization. in J. Karabel and A.H. Halsey, (eds.)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19. Collins, R. The Credential Society[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

  20. Dauber, S.L. & J.L,Epstein. Parents’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of involvement in inner-city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N.F. Chavkin (ed.). Families and Schools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21. Delgado-Gaitan, C. School matters in the Mexican-American home: Socializing children to education[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P29. 1992.

  22. Garcia, S, C. Wilkinson & A. Ortiz. Enhancing achievement for language minority students[J].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7. 1995.

  23. Halsey, A.H., Lauder, H., Brown, P. & Wells, A.S. (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4. Jackson, P. W. Life In Classrooms[M].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68.

  25. Nisbett, Richard. 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How Asians and Westerners Think Differently and Why[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003.

  26. Ogbu, J. Cultural model, identity, and literacy. in J.W. Stigler, R.A. Shweder, & G. Herdt (eds.) Cultural Psychology: Essays on Comparative Human Developmen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