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出版著作《回望》

发布日期: 2007-09-26   作者:  浏览次数: 38

 

《回望》为“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的第一辑,由叶澜教授主编,杨小微教授和李政涛副教授为副主编,已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7月出版。

该成果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基础教育改革 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课题研究成果;“985工程”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创新基地研究项目——“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建研究 成果。

叶澜教授作了序言:

“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一辑——《回望》问世了,它奉献给读者的是一系列与“生命·实践”教育学创生相关的思考、论述、体悟和问题。它期望的收获是与更多研究者相互切磋,分享经验,同时,也是促使我们自己在这一研究取向和学派创建的路上继续努力,踏实地前行。

第一辑的出版,就像一个生命的诞生一样,会延续、会生长,从小到大,从稚嫩走向成熟,自然也可能夭折、死亡。只是,我们会以自己的投入,以研究的化入,使今后的每一辑都有声有色,只要它存在一天,我们就不让它没有尊严地“活着”。

从《回望》的目录中可以看出,论丛虽然以“生命·实践”教育学命名,但并不意味着只有认同或加盟“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研究的人员,才能参与这一论丛的建 设与讨论。这不仅是因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所要研究、讨论的一系列问题都与中国当代教育学和教育的发展有关,只要是这一领域里的研究者,就会有 共同的话题,更因为“生命·实践”教育学创建的宗旨,不只是一个学派的建成,更是通过学派创建的过程和倡导,与广大同仁一起营造21世纪中国教育学富有活 力、底气、根基和丰富多彩的新世界。何况学派发展本身,也需要各种不同的观点、意见和碰撞和滋养。自然,作为第一辑的《回望》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它发出 的更多是“自我”独特的声音,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到和了解、认识这一声音,让大家有可能也愿意与它交谈。《回望》相对集中地搜集和撰写了一批与这一学派核 心概念和生成过程相关的论文,其目的正在于此。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我们用“冬虫夏草”的图像作为论丛的标志,而且本人撰写的文稿,也以“从‘冬虫’到‘夏草’”为题,作为个人教育学思想认识演变过 程的比喻。何以如此?这里有偶然触发的因素。我们策划、写作《回望》稿是在隆冬的季节,而第一辑的出版计划正好排在最炎热的夏季。于是,我的头脑中冒出了 “冬虫夏草”的名称。但此时,我却还没见过长在地上、活着的冬虫夏草,也不了解冬虫夏草的特性,只知道它是名贵的藏药材。于是,请学生上网搜索,寻找资料 和图片。拿来一看,感到太适合表征“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成长与性情了。从阅读中得知:冬虫夏草是虫与草结合在一起的复合体。这与“生命·实践”作为学派 核心概念也是复合体的形态暗合。“冬虫”向“夏草”演化的过程漫长,蝙蝠蛾的幼体在高山的泥土中过冬,它因一种称为虫草“真菌丝体”的侵入而开始不断地被 丝体化,直到夏天,幼虫死亡,真菌丝体从幼虫的嘴里吐出捧状物,如野草露出地面,才算完成“冬虫”向“夏草”的转化。它的奇特转化功能被清代蒲松龄的诗点 明:“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动植,世界物理信无穷。”这一以“转化”独特性获名的生物,与“生命·实践”教育学强调研究教育中多重转 化生成机制的精神气相通。另外,冬虫夏草生长于海拔3000到4000米的高山草甸的土层中,只在中国与中国相连的不丹、尼泊尔、缅甸四国生长。其中,在 中国的生长面积最大,其他三国的虫草生长面积不但小,而且都靠近中国领土,所以冬虫夏草是典型的中国物种,这与我们追求中国原创性的教育学发展的志趣又相 符。再加上图片中全貌式的活虫草形态简洁,且又不失美感,笔直向上的草之捧体犹如红烛。于是,我们选定了“冬虫夏草”作标志,还很为偶尔找到了与我们学派 追求的内在气质如此相吻合的生物而满足。在此,借对“冬虫夏草”标志的简单解释表达我们的心志。

《回望》第一声“啼哭”,它自然不会优美如诗、惊天动雷。但它是真诚、无忌的,但愿这真诚、无忌的第一声“啼哭”,能打动所有挚爱中国教育和教育学事业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