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校变革与教师发展:历史、理论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09-11-23   作者:  浏览次数: 57

2009年11月21至22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诚邀国内外知名学者共同探讨学校变革与教师发展的相关热点问题,在我校新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了以“学校变革与教师发展:历史、理论与方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

出席这次盛会的国外特邀专家有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大卫•霍普金斯教授,英国圣玛丽大学学院保罗•克拉克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教育政策系谢思文教授,挪威 卑尔根大学学院汤姆·特瑞帕斯塔博士,英国牛津大学教育系维乌·艾里斯博士,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牧野笃教授以及国内专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 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裴娣娜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宁虹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前校长林正范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教 育科学与管理学院院长王凌教授,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彭钢所长,西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廖其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教授。学校 副校长庄辉明教授出席了此次会议的开幕式,并做了重要讲话,研究生院副院长范国睿教授也出席了此次会议,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小微 教授担当了此次研讨会的主席。

 

研讨会开始,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就做了《学校变革的中国问题与研究经验》的主题报告。叶澜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意蕴深刻、见解独到,从时代的高度意味深长地 诠释了教育的“中国问题”,明辨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握住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命脉,透析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基因。她坚信中国的教育应具有中国的气息, 应该明确当代中国学校的转型性变革,确立一种研究中国教育问题的中国思维和理路,形成研究中国学校改革问题的内在需求和自觉努力,形成以学校改革为单位的 教育变革大视野,形成学校变革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内源性的、多元与多层的相互转化和创生机制与策略,并最终达成“成事成人”的目标。

研讨会上各位代表,情绪高昂,思路清晰,思维活跃,积极发言,科学而严谨的界定了自己所关注的教育问题,并认真负责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每一位代表都 在认真聆听专家的报告,悉心提出一些问题。研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思维的对撞和互碰,心灵的感应和共鸣。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宁虹教授和他 的团队,他们每一个成员都是怀揣着一颗对教育的虔敬和真诚之心而来,他们的汇报虽然不是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真知灼见,但是却无时无刻不让人心动感怀。诚如主 持人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生命与生命交互激荡,是心灵塑造心灵、灵魂启 迪灵魂、精神陶冶精神。

此次研讨会最大的特色和亮点是,各位专家透过多种多样的视角来透析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发展,设定了许多丰富多彩的问题,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提出 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和路径。当然,东西方差异也在这次会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西方学者注重通过实证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他们的视角和思路更加开 阔,试图将教育问题置于全宇宙的环境中加以研究,注重通过严密的数据分析来解释和阐明教育问题。例如,例如Paul Clarke教授的报告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把教育视为伟大的事业。通过分析全球环境和生态危机,来突显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指 引,帮助我们学会批判和解放。我们所需要的教育是一种新兴的、开放的、发展着的,并能够对动态的情境及时做出回应。此外,他对“共同体”情有独钟,通过各 种“共同体”的建构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东京大学牧野笃教授的报告则主要是通过数据来确定和解决教育问题,透过数据全面分析了日本社会的变革 及其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他的研究和分析对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而中国学者则更注重思辨的方法来解决教育问题。把哲学思辨和理论推导作 为解决教育问题的重要手段。华东师大黄书光教授的《从“仿美”到“学苏”:共和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转移》就是最好的例证。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急剧转型与 意识形态的重构需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遭到了一定程度地“清算式批判”,而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与经验则被“一边倒”地系统引入,出现了共和国基础 教育改革由“仿美”到“学苏”的方向转移。反思这一特定历史的复杂变迁及其利弊得失,对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理性建构和“中国教育学”的本土成长具有十分 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最后,此次研讨会的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小微教授做了总结和归纳。他认为此次研讨会隐约透漏了几种分析教育问题的理路:历史的 回顾与反观,从过去中汲取教育发展的养分;现实的批判与冥思,在教育日常生活中把握教育的真谛与意蕴;未来的构想与预演,从对未来的预测中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