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成型性阶段成果发布暨现场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09-05-18   作者:  浏览次数: 38

“新基础教育”研究 是由华东师大叶澜教授主持,专业研究人员与中小学一线校长、教师合作开展的一项团体研究项目。该项目以实现当代中国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为目标,以实施义务 教育的中小学为对象,坚持进入学校课堂开展研究,时间长达15年。研究经历了探索性(1994年-1999年)、发展性(1999年-2004年)、成型 性(2004年-2009年)三个阶段,现已完成了对学校整体如何实现转型性变革、中小学基础性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发展与学生工作改革、教师发展、学校 领导与管理改革等一系列研究。

2009年5月16日至17日,“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成果发布暨现场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在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对会议的召开做了发言。

 

顾明远会长的发言

今天“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成果发布暨现场研讨会在这里召开,我谨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向叶澜教授以及她领导的团队致以热烈的祝贺!

叶澜教授开展“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至今已经整整的十五年。十五年来叶澜教授奔波于上百所学校,传播她的教育理念,指导实 验学校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形成了一整套“新基础教育”理论。这套理论不仅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起到 引领作用,同时为我国教育科学走向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叶澜教授提出“新基础教育”不是偶然的,她是在考察我国的教育现状,批判陈旧的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早在1989年,叶澜教授就指出,当代中国教育 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偏差,认为在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历来只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了教育在发展人的个性,使人的潜能得到发挥方面的价值;总是要求教育出即 时的显性的成效,忽视或轻视了教育的长远效益,从而她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探索。

“新基础教育”实验经历了三个阶段,1994—1999年为探索性研究阶段,1999—2004年为发展性研究阶段,2004年至今为成型性研究阶段。 2002年初此项研究被批准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 “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实验由班级为基点上升到以学校为基点,从十几所学校推广到全国几十所学校。实验瞄准了实现学校的整体性、根本性的转型。“新基 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人,认为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新基础教育”就是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出发,唤醒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生命, 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教育活动在其过程的从本质上来看,是人类精神能量通过教育学的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这 都是叶澜教授在《教育的新基础含义》这篇文章中的观点。叶澜教授指出,把整个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重新揭示了学校教育的 价值,赋予了当代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新基础教育”学校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推动了我国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理论现代化的发展。

叶澜教授不仅在教育理论上、教育实践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更值得教育理论工作者学习的是她求真求实的精神,十五年来孜孜不倦的探索教育的本质,奔波于教育 的一线,亲自到课堂指导老师的教学,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转换思想、改进方法。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学习,尤其是今天。如果说十五 年以前叶澜教授提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那么今天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当代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某些偏差?当代某些研究和论文的发表已经 不是为了改变教育的现实,而是带有功利的色彩。有些论文不仅是教育第一线的老师看不懂,连许多理论工作者也看不懂,我也看不懂,只能作为孤芳自赏;有些论 文有“炒冷饭”的现象,连篇称孔老夫子、柏拉图,不在实际理论问题上下功夫。所以我说今天的会议意义不仅是研究叶澜老师的新教育理论,而且要向叶澜老师学 习她的求真求实的精神。让我们通过这次研讨会向叶老师学习,向叶老师的团队学习,向他们的理念学习,谢谢大家!

陈小娅部长的发言

今天中国教育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在这里为叶澜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举办“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成果发布会,共同见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师范教育发展的一项 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的发布。这不仅是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一次盛会,也是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件盛事。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向会议 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这一项坚持了十多年的系统、区域性的研究,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面向广大中小学校,致力于推进学校整体变革,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提升学校科学管理水平。是一项具有前瞻性、时代性和原创性的实践探索。这项研究在叶澜教授的引导下,矢志不移,筚路蓝缕,走过了十五年漫长的历程,取得了 一大批具有朴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一批教育研究者和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此我向所有参与这项长期系统研究的专家、学 者,各位校长和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推动了一个区域和一所学校的整体的、内在的变化,比如,它如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对不断营造 教书育人的氛围,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如何调动每位校长、教师内在的积极性,提升校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等都做出来积极有效的探索。而且这项研究它注重实 践,密切联系实际,关心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变化,以及发展的新要求的教育研究,实实在在关心基础教育、关心学生、关心学校的发展、关心课堂、关心教育质量, 关心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成长的教育研究,正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转向内涵发展最为需要的一种支撑性的研究和探索。这种高层次、高水平的专家团队,能够持之以 恒,坚持数十年地去推进一个区域,一所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本身就是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这种遵循教育规律,追求教育理想,并努力的结合中国的教育 实际的研究也是今天我们教育科学研究、师范大学发展,以及从事教育研究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深刻的启示。

我想,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来看,这项研究也有着很现实又很深远的意义。第一,这项研究是直接面向当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通过高等师范大学 的教育研究工作者与中小学校的校长和广大的教师合作开展研究,形成了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教育研究工作者通过扎根教 育实践的教育研究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当代发展的改革之路;是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创造性实践为本,创建和发展当代教育学的理论之路;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 色、中国风格、中国流派的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特色。这也正是这项坚持了十五年,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推进的生命力所在。

另外,这一研究它始终贴近广大中小学的第一线需要;贴近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贴近广大学生在全面发展中碰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项研究走 出书斋,我们的教育研究者、专家学者能够扑下身去,潜下心来,植根于中小学改革的实践沃土。这项研究以普通中小学为研究对象,能够改变中小学校的日常教 育,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这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创造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促进、共生共进的独特的研究方式,帮助参与这项试验的中小 学的一批优秀的校长和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深受广大实验学校的欢迎,得到了相关的区域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在现实条件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 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切实的、很好的途径。

第三,这项研究不间断的跟踪学校日常工作的形态,并进行系统的、整体性的现场研究的课题持续十五年之久,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和教育试验持续十五年并不是一项 很容易的事情,但叶澜教授的研究团队做到了这一点,在十五年时间里,没有浮躁、没有急功近利,有的是坚韧的执着和默默地耕耘。在他们的身上从老教授到专业 教师到研究生,从大学专业研究人员到普通的中小学教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责任和坚持,看到了对学术精神的守望和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这种求真求实,坚持 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精神,也是我们教育研究应该专门提倡的一种精神,刚才顾明远会长还专门提到了这一点。

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我们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 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也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关注民生的最大亮点,为国家培养现代化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我们的快速发展,我们用不到三十年 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也就说明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去完善、去推进,所以从这一点说我们特别需要加强教育科学的研究, 来指导我们教育的健康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2000年的基本完成普及义务教育到2007年的全面完成两级攻坚的全面普及为标志,义务阶段的入学和普及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2008年 我国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了98.5%,比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普通高中保持了平稳发展,人民群众接受普通高中教育需求的瓶颈制约也得到了 环缓解,2008年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74%,比2000年提高了31.2个百分点;幼儿教育也逐步的走出了低谷,办园的规模不断地增长,普及水平得 到提高,2008年学前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47.3%,比2000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特殊教育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全国特殊教育 在校学生数达到41.7万余人,比2000年增加了4万人。

应该说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础教育也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之后,我们正在从 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在新的形势下,基础教育使命崇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基础教育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民生之一,要进一步体现教育公 益性的要求,促进教育公平。作为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服务。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概括起来就是要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由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发展。具体而言,在发展的内涵上,我们要从规模发展转 向更加注重教育质量上来,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在发展重点上要在进一步改进完善办学条件等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加强软件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学校的德 育,加强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和制度的建设;在发展机制上要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基本原则,义务教 育要全面纳入财政保障,非义务教育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展和严格规范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强经费管理;在发展的形态上要坚 持改革创新,鼓励特色发展,探索适应人民群众多远多样的要求,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这是基础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所在。

在这个过程中,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诸多亟待回答和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自责,促进教育事业科 学发展。更需要广大中小学校安安静静办学,克服浮躁和虚荣,排除各种干扰,把认真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 科学教育管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也更加迫切的需要我们广大的高等师范院校,我们的教育研究工作者直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要求,为教育行政部门 和广大的中小学校提供有效的政策咨询、理论指导和实践引导。

叶澜教授领导的这个团队在这个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华东师大研究人员和实验学校老师们的共同创造。我相信这些理论和实践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迪和 思考,也相信会有更多的师范院校和更多的教育研究工作者都来研究办好每一所学校这样一个重要而又有意义的问题,创造出更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

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新的起点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转向内涵发展,就是要求我们每一所学校都能更好的更全面的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就 是要求我们各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转向着重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我看到名单,今天我们在座的有很多我们师范大学的另大和师范大 学的专家学者,非常希望我们的师范大学、我们的从事教育研究的同志,、我们的教育学院都能像叶澜教授的这个团队一样,像华东师大一样,我们今天还有东北师 范大学的校长,东北师大在农村教育的研究上也做的非常好。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师范大学来真正的关心、支持、探索今天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都来 引领基础教育能够科学更好地发展。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大批的改革者来探索,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和创造,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学、更多的专家学者、更多的 中小学的校长和广大的教师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能投入到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来。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叶澜教授在第一天上午的大会上做了题为“在现实中携手走出建设新型学校的创业之路——“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总报告”。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竺建伟做了题为“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闵行区整体推进“新基础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

叶澜总报告框架

一、研究过程

(一) 整体策划阶段(2004.5-2005.1)

1. 目标确定(三成型)。实践层:新型学校成型;理论层:变革理论与研究路线成型;学科层:“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实践基础成型

2. 基地学校确定。(1)选择原则:研究基础、自愿、集中(2)基地学校结构(共10所):小学7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1所;百年老校:闵行区实验小学、闵 行区明强小学、闵行区强恕学校、常州市局前街小学,60年校龄:汽轮小学,50年校龄:华坪小学、洵阳路小学,37年校龄:闵行四中,27年校龄:常州市 第二实验小学,13年校龄: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规模大小:60-71班2所,35-40班3所,22-25班4所,15班1所;教师总数≈1000名; 学生总数≈13000名;研龄学校:10年及以上8所,5年1所,3年1所;校长:持续10年5名,持续4年3名,持续1(+9)年2名。

3. 研究策划、启动

(1)总策划——阶段策划

各校总策划——分项策划、阶段策划

(2)反复修改(三次)

认识自我、建立目标、明确路径、形成合力

4. 达成状态

(1)一幅蓝图

(2)一个班子

(3)一套策略:重心下移,强化校本;纵横交错,多元互动;分层推进,深化研究;及时反馈,动态调整

(二)形态初建阶段(2005.1-2007.1)

1、管理领域:学校组织调整与制度重建

问题分析、确立指导思想、实践创新、滚动推进

2、组织、启动“新基础教育”指导纲要研究(2005.9)

组织队伍、开题、调研、在日常实践中开展系统化研究、提升骨干、校际互动

3、开展中期评估(2006-2007)

目标:全、实、深;“推进性评价”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总结与反思;新目标提出:精、特、美

4、达成状态

新型学校形态初显,校内、校际差异呈现,骨干队伍实力增强,推进性评价理论与工具形成,下阶段工作目标明确,基地研究效应放大

(三)打造精品阶段(2007.1-2008.12)

1、推进策略调整

中、小学错步发展,“全、实、深”与“精、特、美”同步进行,办学机制研究深化,

2、小学普查与中学调查

3、举行“精品课”现场研讨

4、达成状态

各校都能达到全员参与,学校发展的构成与内涵具体化,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研究进入自觉状态,一批相对成熟的课型脱颖而出,小学的日常研究进入独立策划和推进阶段,指导纲要成型。

(四) 全面总结阶段(2009.1-2009.5)

结题工作的全面设计与落实

全面总结反思,准备丛书出版

二、主要成效与意义

(一)一套教育理论

1、当代中国学校教育变革基础理论(俯瞰式)

以《“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为代表

三观论:改革的宏观、中观、微观的通观式研究。

主体论:三类主体不同角色与关系研究。

内涵论:转型性的变革性质;

学校新形态标志中的软件与硬件;

日常实践的构成与师生的在校生存方式变化。

过程论:转化生成的创新本质;

两类主体活动的内在协调、交互推进是目的实现的保证。

2、当代中国学校变革应用理论(贴地式):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丛书

“新基础教育”理论在专题领域内的具体化与特质化

专题领域的贯通、突破式研究

专题领域变革过程与综合结构系统理论的形成

关键问题与典型案例的凸显

3、推进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更新

增加了转型期社会与教育关系研究

重新认识基础性理论

催生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面世

(二)一批转型学校

1、都已走在学校转型的路上

1/3已形成较丰富与相对稳定的发展型态;1/3有亮点、生长点、发展势态好,尚须加强才能呈现整体转型;1/3有突破、有改变、有发展,但在全、实、深上还须作出较大努力。

2、学校整体变化

学生:主动、健康发展。教师:骨干力量加强;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学习、反思、重建的意识与能力普遍提高;学校生活质量提高。领导与管理:组织、制度、机制产生内在关联;文化建设呈现个性特色;校长与领导团队整体发展。

(三)一条变革之路(合作研究—学校变革)

1、社会大背景、区域、行政领导支持

2、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

3、坚持具有“动力”和“筑路”功能的研究性变革实践

4、内、外复合的“成人”“成事”之路

三、研究方式的探索与创生

复杂思维的方法论-非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1、对象层面与尺度选择

2、两大类主体合作研究的组织方式

3、策略系统形成

§总-分-总

§同步设计、差异推进

§滚动发展、放大新质

4、研究方法组合     

四、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

1、华东师大课题组自身的不足;

2、中学与小学变革差异性研究不足;

3、校内学科尚未全覆盖;

4、丰富的原始资料积累与分析不够充分;

5、尚须在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的同时扩大研究规模。

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竺建伟的发言概要

一、背景与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闵行区开始了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和评价体系。

世纪之交闵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将素质教育深入到每一所学校,实现闵行教育的内涵发展。

1999年,闵行作出决策:全面引进“新基础教育”研究,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前五年的成效:(1)建立起“协作引进”的合作方式,(2)组建了 “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3)培养了一批勇于挑战、追求发展、敢于实践的校长和骨干教师队伍,(4)增强了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大有可为的信心。

2004年6月,区教育局与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签署了《关于“继续合作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协议书》。

从2004年到2009年,我区参与实验的学校由原来的27所扩大到66所,逐步形成了7所基地学校、12所核心学校和47所实验学校多层多维互动的格局。

二、 实践与探索

以“区域整体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为抓手聚焦学校转型,着力内涵发展,激活学校办学活力,对区域深化素质教育进行实践与探索

1.明晰组织架构

—— 明确三方职责,分工负责、协作互助:

华师大课题组:负责基地学校建设;新基础教育研究所:负责区域推进工作;区教育局:提供政策、经费等方面支持;建构起“基地建设和区域推进”两个层面的改革研究体系

—— 强调专业引领

行政组织:总体决策、宏观调控;非行政性组织:协同策划、组织实施、合作分享

2.整体有序推进

第一阶段:构建整体格局(2004.6-2006.3)

优化“合作研究”模式,分批扩展实验学校规模,组建校际研究共同体

第二阶段:培育、扩展核心学校(2006.3-2007.9)

提升校际研究活动质量,完善推进方式,启动“核心学校建设”

第三阶段:增强核心学校内生力(2007.9-2009.5)

进行“诊断调研”,开展“中期评比”

3.创新实践方式

—— 关注现场研究

以学科培训为例:专家报告,给教师以理念冲击 将现场研讨课与专家讲座有机结合,帮助教师形成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学科研修,帮助骨干教师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和课型结构

—— 过程“前移后续”

—— 资源集聚辐射

华师大课题组不仅直接指导基地学校,而且还参与和指导区域层面的研究活动。基地校、核心校、实验校不仅与华师大课题组互动,而且校际之间、校内各部门之间也在互动。

—— 针对不同发展状态的学校,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

  •  针对发展状态好的学校,采取“放”的办法
  •  针对发展状态较好的学校,采取“助”的办法
  •  针对研究进展不大的学校,采取“推”的办法

—— 以“成事成人”理念,推动核心队伍的建设

三、 成效与认识

1.主要成效

开创了一条区域教育行政与高校研究力量合作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之路,而且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了一批实验学校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锤炼了一支以校 长为核心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富有实践智慧的“第一责任人”队伍,培养了一大批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自觉追求日常实践变革的新型教师。

—— 锤炼了一支注重管理育人、思维品质好、领导方式新的新型管理团队。办学思想与管理理念得到了更新与优化,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发生了转变。“新基础教育”实 验学校的校长群体,成长速度快、引领作用大,成为闵行区推进素质教育的排头兵。基地学校校长中,有2位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校长、1位被评为特级教师、3位成 为市名校长培养后备人选。

—— 培养了一批好学习、能合作、会创造的新型教师队伍。全区教师队伍在结构、素养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仅新型教师队伍的量在逐步扩大,而且形成了梯队滚 动发展的态势。教师们更加关注教学的育人价值开发,反思和重建能力也大大增强,课堂呈现出师生的生命活力。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富有创意的主题班队活动,促进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日常的班级建设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小公民意识。各校呈现出 主动健康、阳光奋进、青春张扬的学生生活的新文化。

—— 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现代学校。学校在组织、制度、机制等方面出现了系统变革,学校文化和氛围发生了内在变化,师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动力,成为推进学校持续发展的理性之翼。

学校致力于文化个性和特性的创造,文化建设成为推进学校持续发展的人文之翼,不少学校都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个性。

2.基本认识

(1)转变政府职能,引进专业团队,有效提高教育改革效能。

(2)聚焦学校转型,尊重教育规律,着力培育学校内生力。

(3)着眼优质均衡,立足内涵发展,创生区域教育新生态。

实践证明,闵行以“新基础教育”研究为抓手,引领一批具有改革基础的实验学校,深化以学校整体转型为目标的变革实践研究,是促进区域教育走向优质均衡、创生区域教育新生态的有效路径。

四、 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十年的实践与探索,“新基础教育”的精神、气质和智慧已深深扎根于闵行的土壤,融入到学校的文化之中,转化为校长们推进学校改革的动力和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是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持续发展生命力的真实体现。

闵行区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闵行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服务于人、服务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均衡+特色”的区域教育发展新局面,整体提升闵行教育品质。

1.做好总结推广工作

2.继续实施项目合作

3.不断完善推进机制

4.扩大实验推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