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亚太领导圆桌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 2013-03-25   作者:  浏览次数: 86

3月1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和香港教育学院亚太领导与变革研究中心合办的亚太领导圆桌会议(Asia Leadership Roundtable), 在上海举行,会议以“境脉下的领导”为主题,来自美、澳、瑞士、泰国、越南和中国等14个地区60多位国际学者和校长齐集一堂,共同商讨教育领导者如何面对区域与组织的工作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和组织效能。自2010年第一届亚太领导圆桌会议在香港成功举行,往后分别移步到曼谷、胡志明市举行,到2013年移师上海,会议议题逐渐深入化,不同地区的研究者针对国际与本土的教育领导研究进行广泛的讨论。

3月11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陆靖副校长发表会议欢迎词,并由香港教育学院亚太领导与变革研究中心两位总监Philip Hallinger 和 Allan Walker, 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杨小微所长共同主持会议开幕式。接着,杨小微教授作了主题研讨,分享了在内地教育平等与公平的背景下提高学校领导的议题,在报告的开头播放了云南一个教师撑起一个学校的视频,让在座国际学者对内地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进一步介绍了上海学校对外来工子弟提供平等教育资源的环境下,学校领导者如何处理基础教育环境转变带来的挑战,如何去落实教育资源的平等和保障教育质量。杨教授的演讲生动而深刻,让与会学者加深对了中国内地基础教育现状的了解,并引发了更深入的思考。

随后,由美国范德堡大学Ellen Goldring教授作了题为“成功的领导:环境的重要性”的主题报告,她介绍了正在主持的研究,通过对四间美国高中的学系主管和教师访谈,以及课堂观察,学生小组焦点访谈,探讨学校如何创造和维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继而她分享了部分研究结果,指出提高教学效果在于提高学生自我责任感和教师自我效能。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可以通过如下的教育领导行为:聚焦课程与教学,重视教师的反馈,和发展个人学习的条件。Goldering教授翔实而精彩的演讲引起与会者的兴趣和踊跃的提问,提问关注多样化,比如如何分别测量和评估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社会学习,又比如当运用类似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在更多的学校里进行,或者甚至在其他国家的学校情境里进行,如何考虑实际情境的复杂性和研究的可行性呢?她对于众多的问题,着重回应了几个方面:虽然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不同的标准,而这个研究是希望在具体的学校情境下,去验证这些核心的因素是否真正适用于提高学校效能。在发现结果的同时,另一个关注是工作过程的本身,比如地区领导和学校领导如何运用数据去实施领导行为和支持他们的工作。

接下来的主题演讲由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David Ng博士发表,他分享了在新加坡中小学进行的关于教学领导的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教学领导行为在不同的学校类型之间或者男女校长的组别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他也提到了在新加坡教育环境下,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矛盾和困境,就是如何平衡中央化的课程管理和课程设置创新,另外是如何在官僚化的工作程序中发挥领导行为。Ng博士的演讲提到的议题引起在座学者的共鸣,特别是亚洲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面临着类似的情境,从而纷纷积极提问,比如有学者提问是否在亚洲的学校情境里,学校领导行为更多地表现为行政行为呢?又比如有学者建议, 对西方多年流行的教学领导测量量表在亚洲学校的应用,是否应该考虑加入时代性的或者本土化的向度,比如学校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等。另外,教学领导量表的设计者Philip Hallinger补充回应,任何量表的应用都要考虑区域文化的限制,他提了一个15年前他的泰国学生的研究发现为例,在泰国教学领导行为的一个重要考虑是如何保持自己和庙里供奉的神的关系,可见考虑具体区域环境的重要。最后,Ng博士总结这个新加坡研究中的领导行为不等同于行政行为,只是新加坡的校长的决策行动受到太多政策的限制,以致行动执行前都要考虑到结果的生成。

下午,由香港的国际学校校长Chris Binge先生以作为在教育前线工作的学校领导者的角色,分享了他处理学校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他提到,校长每年制定学校计划,期待计划能引致好的变化,然而实际的工作环境是复杂而多变的,变化不一定是预期中的,而校长关注的是在变化的工作环境中,传递价值和激励教师,而价值的指向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他列举了一些学习提升计划作为事例补充说明。在座学者的提问和反馈多数集中在亚洲地区公立学校的环境里,校长很难有这样自主性去推行学校计划,而变化不等同于提高,在学校这个组织里太多的变化是否合适呢?Chris回应,追求变化的本身是好的,让一个组织的成员为思考更多的主意,产生前进的动力,但是变化过后可能导致损失或者不好的结果,这是很难平衡的,也是一个学校领导者面对的实际问题。

第二天的议程亚洲领导论坛的一大主旨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世界各地的学者尤其是来自东西方的学者能够自由对话和共同讨论的。在座学者议程以圆桌围坐,从而方便聚焦讨论。首先由Philip Hallinger 教授报告了过去三十年教育领导研究的文献回顾和未来的研究趋势,然后安排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小组报告,由各个地区的研究小组分别汇报了该地区教育领导的研究进展,并与分组列席的国际学者一起讨论和分析。听取了多样的不同地区的研究报告后,由美国西北大学James Spillane 教授和 范德堡大学Xiu Cravens教授作了即席的总结报告。两位教授认为,亚洲地区的小组研究报告反映了当今学校领导共同面临很多的挑战,挑战既来自于学校更来自于外部环境,比如政府政策和规则,政策是非常中央化的,而学校领导如何平衡政策和学习领导行为。另一个挑战是在香港和台湾等华人社区里,学校领导面临培养学生全人发展的要求。总而言之,不同的地区和社会存在着文化规范,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应付各自文化环境下的问题。

随后,各个地区的研究小组就地区报告讨论和概况了亚洲地区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差距,提出接下来的研究重点。每个小组的成员基于他们一手经验,观察和反思,在图纸上以各种形式呈现亚洲教育领导的现状,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与会者可以自由到其他小组的区域观看板书,并与该小组成员讨论和分享。整个会场里学者三五成群讨论,气氛轻松而热烈。最后,由Brian Caldwell教授针对小组报告和意见做总结发言,他提到,各亚洲地区的研究者都为教育领导研究做出很大的努力,创造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如何让教育政策制定者阅读研究报告,如何在学术研究和实际操作上取得更好的联系,如何扩大研究的影响力,这些是值得教育研究者去思考的问题。

最后,本次上海亚洲圆桌领导会议圆满完成,这次会议通过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60多位不同地区的学者对亚洲教育领导议题进而友好而愉快的分享。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李家成博士会后寄语,感谢众位学者远道而来共同商讨亚洲教育领导议题,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形成学术共同体,在未来的研究项目上带来更深入的合作。另外,会议主办人之一Philip Hallinger教授最后总结,本次会议只是商讨了各个地区教育领导研究的初始计划,接下来期待各地区教育领导研究的文献回顾报告,以及策划在国际教育期刊上的专题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