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赴绵阳开展综合研讨

发布日期: 2010-11-12   作者:  浏览次数: 119

2010年11月4日,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叶澜教授带队下,由研究中心各领域负责人李政涛、吴亚萍、卜玉华、李家成及闵行基地学校部分校长等组成的11人团队,应自主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两年的四川省绵阳市实验小学之邀,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新基础教育”系列研讨和基础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区域互动。

5号上午,叶澜教授等听了10节课,在“听-说-评”现场研讨中,中心成员与当地教师针对实际情况,以“新基础教育”核心理念为参照,共同分析了设计与过程中的深层问题,在交流互动中进行了重建,并从一节课的讨论延伸至日常教学教育的改革研讨。“新基础”话语不再是抽象的动人表白,而是带着研究者体温的具体生动。

下午,中心成员又与绵阳实小全体中层干部举行了有关学校开展“新基础教育”的座谈,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研究作了讨论。与此同时,李家成副教授对涪城区中小学班主任作了有关“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研究的专题报告。

6号上午,叶澜教授以与“新基础教育”基地校校长组合的方式,拉开了专题报告的序幕。七宝明强小学吴国丽、闵行区华坪小学王叶婷和汽轮小学王培颖三位校长分别围绕学校中层团队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做专题报告,在不同层面上具体生动地体现了叶澜教授扼要而系统地阐述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之性质、内容、特征与研究精神。下午的语、数、外学科教学改革三个分报告也取得了强烈反响。

当天下午,在与涪城区教育局和部分学校的研讨中,叶澜教授指出经历天灾与重建的川北人民在悼念逝者的同时,更懂得对活者的珍爱,作为通过生命、直面生命、培育生命的更新式创生事业,教育应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研讨中提出的特色学校建设问题,叶澜教授围绕何谓特色、如何形成特色进行了基于内涵辨析的系统阐述。

从“听-说-评”现场研讨,到系列报告、分类座谈,绵阳之行,内容丰实、形式丰富,体现出“新基础教育”研究一贯的整体全覆盖与深度综合。作为研究中心一次以科研支教方式为灾区重建提供的“软件”援助,本次活动未收取任何报酬,来往机票亦由中心自主承担。

绵阳活动之后,叶澜教授即赶赴成都,对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的领导、教师作了题为“研究性变革实践——教师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的专题报告。

绵阳市、区教育局领导对叶澜教授及“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的到来表示感激。“新基础教育”唤醒了涪城教育的生命自觉性。调研活动结束后,涪城区教育局崔局长就此事向区政府作了专项汇报,并希望借鉴闵行区的发展经验,成长途径,实现由点校到全面的辐射,促进区域教师的自我更新,促进区域教育真实的发展。后续工作正在准备中。

11月12日,王超校长联系区教育局、区教研室将对如何展开“新基础教育”研究召开专题研讨会,以便在清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找准融合性实践新基础教育的切入点和发展的初步框架式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