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惠:谈谈我的学术生涯

发布日期: 2015-11-30   作者:  浏览次数: 868

20151118日星期三下午,教育学系在文附楼502教室成功举办了“薪火•讲坛”的第一讲。本次讲坛的主讲人是我系退休教师单中惠教授,他演讲的题目为:《从丽娃河畔起步——谈谈我的学术生涯》,讲坛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硕博研究生们前来倾听单中惠教授跟大家分享他的学术生涯。本次讲坛由教育学系副系主任卜玉华教授主持。

 

开讲伊始,卜玉华教授向在座的硕博士生隆重的介绍了单中惠教授,并热烈欢迎单教授前来给教育系的学子们分享他的学术人生。卜玉华教授谈到这次讲座的意义,说到:“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教育学系的老前辈单中惠教授给我们做学术交流。其实也不是学术交流,而是跟我们交流他的人生,他的学术人生。这场带着肉体的,带着体温的,带着体液的,一辈子都奉献于此的这种感受是在书本中看不到读不到的。所以各位同学,你们还是很有眼界的,愿意前来倾听这次讲座,能跟前辈交流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卜老师话音刚落,在场的学生们报以热烈的鼓掌欢迎单中惠老师的到来。

单老师感受着现场的热烈气氛,面带微笑,向卜老师的开场致谢并和在场的学子们亲切问好。单老师和蔼可亲的笑容与温和的语言,瞬间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现场整个氛围温馨和谐。单老师跟大家讲到此次来华师大教育系做讲座打破了他近十年来的两项纪录,并且表示非常怀念华东师大,怀念教育学系。有了前面的铺垫,单老师就开始跟在座的学子们讲起了他的学术生涯之旅程。

首先,单老师跟大家分享了他给这次的讲座起名为《从丽娃河畔起步——谈谈我的学术生涯》的原因。谈到了丽娃河畔中的 “智慧女神”以及老校长刘佛年先生在他们学生时代时给学队报起的学步的名字,受此启发且为了缅怀刘佛年先生而选了这个题目。接下来单老师就跟大家讲起了他的大学生活学习。单老师回忆过往,讲到了学术前辈他的老师们对他大学学习的影响,谈起了他们那个年代学生们在华东师大学习生活的故事。听老师们讲课学习的事儿、大学才开始的两年全身心投入的学习英语的日子、上海大学生田径比赛取得的两个第一名的喜悦、食堂的各种各样可口的包子的味道、在学校小河里捕鱼的趣事等等,单老师娓娓道来,在场的学子们听得特别投入。单老师讲到他认为的大学生活应该具备的三个方面:专业的知识、学术的理念和学者的人格。

   

接着,单老师讲了他主要在三所大学任教的经历。先是1965年留在华东师范大学差不多40年的教学工作生活,2005年到2015年主要在浙江大学,中间还去过南京师范大学任教。他分享了在这三所大学教学上课做学问的心得体会,包括丰富了学术教学生涯、深化了学术研究、拓展了教育视野以及有益于学术人生。又重点讲到跟学术前辈大师们请教学习搞研究的历程。讲到了引领单老师探索外国教育史的赵祥麟教授、滕大春教授、王承绪教授、金锵教授、王天一教授、吴式颖教授,任钟印教授,李明德教授,李文奎教授,戴本博教授。单老师说:“正是在这些学术前辈的引领和指导下,不仅激起了我对这个学科领域的兴趣,而且积累了对这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经验。单老师谈到他参与的赵祥麟教授主编的《外国教育家评传》(四卷本)、滕大春教授的《外国教育通史》(六卷本)、王承绪先生的《中外教育比较史》(三卷本)以及与吴式颖先生合作编写的《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外教史)。在座的学子们纷纷佩服并感慨单老师在学术研究上的造诣。

单老师还跟在场的各位分享了他进修学习的几所西方大学的学习经历。单老师谈到他就读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英国赫尔大学教育学院以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这三所学校对他的学术研究、学术发展来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加深了对西方的大学教育的理解、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并且提升了自己的学术素养。同时,跟大家介绍了他所研究的学术成果,从幼儿园一直到高等教育各个领域都有相关著作论文的发表。单老师讲到做学术研究一是要具有创新性,二是具有基础性。从早期翻译的《杜威转》,编著的《西方教育思想史》、《幼儿教育思想史》、《外国教育经典解读》等,到最近这些年跟自己的博士生们一起共同努力编撰的《世界一流大学史研究丛书》以及《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译丛》等。我们在做的学子们感叹单老师的学术成果真是硕果累累,对此大家赞不绝口!

最后,单老师也是非常感慨地跟大家分享了他的学术生活感悟。他一共总结了五点:一是学术精神。对于大学学者来说,学术精神就是学术志向的问题;二是学术智慧。对于大学学者来说,学术智慧就是学术创新的问题;三是学术习惯。对于大学学者来说,学术习惯就是学术态度的问题;四是学术方法。对于大学学者来说,学术方法就是学术技巧的问题;五是学术道德。对于大学学者来说,学术道德就是学术诚信的问题。单老师总结的这五点既是自己的作为一个大学学者努力践行的准则,又是跟我们在座的研究生们提供的非常好的学习信仰与精神。学子们由衷的敬佩单老师的为人以及做学问的态度,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楷模!会后还留了10多分钟,同学跟单老师积极互动交流,他一一耐心作答,气氛温馨活泼。这是一次非常珍贵的讲座,在场的学子们纷纷鼓掌感谢单老师带来的精彩演讲!

据了解,“薪火•讲坛”是教育学系“薪火传承”系列学术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该项目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文化建设项目的资助。该项目系将有计划地邀请我们系退休教师或知名系友担任讲坛的主讲人,同时通过访谈,梳理他们的成长经历,通过系网站,学部电子屏幕或宣传展板等方式,向学生们介绍这些教授或系友的成长故事(包括文字和图片),待机会成熟再结集成册,小范围发放或公开出版。

撰稿人:戴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