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天使 亲子过寒假”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启动——1000名儿童及其家庭为“健康过春节”代言

发布日期: 2016-01-12   作者:  浏览次数: 23

2016年1月10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乐童成长计划”家校合作项目——“健康小天使,亲子过寒假”活动正式启动。活动邀请了来自闵行区、嘉定区15所项目合作学校的1000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他们的家长参加。该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与救助儿童会联合组织发起、策划,由救助儿童会、上海市控制吸烟协会主办,并得到了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共青团上海市委少年部、上海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闵行区教育局、嘉定区教育局的指导。

救助儿童会项目官员郭锦萍提到,该项目的创意来自家长和小朋友。课题组在走访过程中,有教师指出孩子在校期间健康行为习惯很好,但假期返乡的这段时间行为习惯很容易变差。家长也指出家乡的小朋友、甚至亲人在卫生行为习惯方面不是特别注意。因此课题组就考虑,是否可以利用孩子们回家过春节这个契机,让孩子以及家长成为健康生活的代言人,自己实现健康生活的同时,也让身边的小伙伴和亲人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乐童成长计划”家校合作项目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介绍,“乐童成长计划”家校合作项目力图借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家长返乡过春节之际,传播健康促进理念,强化学生和家长的自我教育、相互教育,提升儿童的领导力及其家庭的健康素养,并在乡村推广健康生活新理念。具体开展方式是小学生和父母通过寒假返乡过春节,与家乡小伙伴和家人签订健康公约,教会小伙伴掌握有关洗手、刷牙、护眼、健康饮食、远离烟草危害及日常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并督促他们付诸行动;约束成人的不健康行为,营造健健康康过春节的氛围,形成健康生活新理念。让返乡儿童成为传播健康的小天使、让返乡儿童成为健康春节的领导者。

 

启动仪式上,来自育苗小学的顾傲杰分享了自己的健康小知识:每天都要吃早饭保证营养摄入;早晚要刷两次牙保持口腔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手部卫生。他还提到自己和他人的“三个约定”:和爸爸约定不能吸烟;和小伙伴约定不能吃零食;和家乡的亲人们约定饭前要洗手。家长代表程远清也提到必须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更好地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她还建议家长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努力。嘉定区中村小学四年级的熊宇轩谈到了他以前有3颗蛀牙,蛀牙的时候牙齿很痛,不能认真地学习。后来经过口腔医生的治疗,以及通过学校老师上口腔健康教育课,他学会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做到每天早晚正确刷牙3分钟,以及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熊宇轩的妈妈也提到了自从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以后,熊宇轩会把在学校学到的健康知识和家里人分享,让她意识到不仅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更要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她现在也会在家里督促熊宇轩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救助儿童会上海项目总经理贾影博士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希望以这次“健康小天使、亲子过寒假”活动为契机,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儿童主导、儿童参与,让儿童不仅自己学习健康知识,同时也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帮助他们家人、周围同学、家乡的小伙伴等共同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活动,倡导更多的人和社会组织关注儿童的健康,共同探索儿童,包括城市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促进的良性模式。

 

启动仪式最后环节,嘉宾们为到场的健康小天使代表们颁发了课题组开发的“健康小天使、亲子过寒假”活动手册,并合影留念。

 

撰稿人:吕珂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