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23日,“新基础教育”第五次共生体会议在青岛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青岛市崂山实验小学承办,会议主题为“如何提升日常课堂教学研究质量”。来自上海市、常州市、淮安市和青岛市等全国各地“新基础教育”研究者近300人,参加了崂山实验小学的“新基础教育”中期评估,参与了“新基础教育”共生体的生态区小组讨论和大会交流。
23日下午的共生体大会交流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是兼职研究员主题发言和小组代表交流。首先,来自“新基础教育”共生体的7位校长、老师——上海市闵行古美学校刘厚萍、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高鸣鸿、上海市闵行花园学校丁彩云、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杨丽华、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潘亚清、上海市闵行实验小学范向华和淮阴师院第一附属小学束彦等,分别代表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和学生工作等领域,对“如何提升日常课堂教学研究质量”作了主题发言。其后,淮阴师院第一附属小学唐玉辉、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李伟平、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王冬娟、上海市闵行第四中学屠红伟、上海市七宝明强小学顾文秀和上海市闵行实验小学何学锋等6位校长,分别代表各生态区小组作了大会交流。13位校长、老师围绕大会主题,在“新基础人”个体、教研组、学校和生态区等多个层面,对持续推进中的阶段发展问题、策略策划、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梳理和精彩提炼,与会代表在共享共生体发展的差异资源中,将进一步实现交互促长。
![]() |
下半场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和名誉主任的专题报告。首先,李政涛教授作为中心主任,作了题为《“共生”与“自生”:“新基础教育”的日常教研提升之路》的专题报告,从“日常”是什么、“日常”有什么价值、“日常”做什么、日常“化”如何实现和“日常质量”怎样“提升”等五个层面,作了理论与实践交互清思的系统梳理。随后,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现名誉主任叶澜教授,作了题为《“新基础”:共同创造学校教育新生活》的专题报告,从先行者创造出的“新生活”、创造“新生活”的实践关键和今后的共同努力等三个层面,对“新基础”共同创造的学校教育“新生活”进行了有例有理且富有深情的精彩阐述。与会研究人员在分享“新基础”先行者如何在“日常化”提升中创生“新生活”、成就新品性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对“日常实践伟力”的信念,明确了如何实现“日常化提升”的策略、路径与关键。
![]() |
“新基础教育”第五次共生体会议,是“新基础教育”研究持续、深入、共生到第20年的一次聚焦和爆发,无论是新进学校的实践探索,还是基地校、合作校的经验创造;无论是兼职研究员校长、老师们的精彩发言和复杂思维,还是中心主任、名誉主任的报告质量与人格魅力,都集中体现了新基础“成人·成事”的理想追求之现实成就。在新基础人的“日常化”主动、持续努力创生中,新基础必将创造出未来更新更美的“新生活”,恰如叶澜教授所言:“生命元气淋漓、实践伟力遒劲、书生意气风发、学校生活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