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9日至20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在东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全国不同高校、杂志社和出版机构的8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届年会。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分为“教育社会学的想象力”和“困境中的学校”,来自不同地区、学校的老师、研究生就此展开了精彩的交流与分享。
9月19日上午,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田家炳楼10楼会议室正式开幕。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大学的程天君教授主持了本届年会的开幕式。委员会副理事长贺晓星教授,东北师大教育学部邬志辉部长,台湾代表团团长李新乡教授相继致辞,表达了对本次年会的祝贺与期待。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主题报告正式开始。19日上午的报告分为两场,上半场报告主题为“教育社会学的想象力”,由北京工业大学的杨昌勇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的于伟教授、南京大学的贺晓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勇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的周元宽副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的卯静儒教授分别就生活史与学术史、深度访谈、教育社会学的情感动力、社会学想象力对教育学研究的意义、边陲学校现状等进行报告。在互动与点评环节,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的提问“教育社会学与社会学的想象力有何区别,社会学的想象力与人类一般的想象力有何区别,与其他学科又有何区别”激起了台上台下的热烈讨论。下半场报告主题为“困境中的学校”,由马和民教授主持。邬志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高水红教授、北京大学的刘云杉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的王珺教授与南台科技大学的李新乡教授分别就农村教师、教育改革、教育失败者、教师职业的性别困境、高龄者教育问题等进行报告。
19日下午的会议以分论坛的形式展开。分论坛共有三场,主题分别为“教育社会学的想象力”、“困境中的学校”和“教育纵横谈”。来自不同学校的近三十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分享。分论坛结束后,各场次的点评人,南京师范大学周宗伟教授、沈阳师范大学周润智教授、南京大学余秀兰教授进行了汇报,分享了分论坛的要点。
9月20日上午,大会首先进行了“教育纵横谈”大会报告,由安徽师范大学王守恒教授主持。河北大学的傅松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康永久教授、湖北大学的明庆华教授、辽宁师范大学的李德显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的王彦教授分别就教育效率与公平、教育创新能力、有效学习、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与家庭资本、女性教师的生活世界等话题进行分享。报告结束后,本届学术年会进行了理事会改选并举行了闭幕式。贺晓星副理事长、刘云杉教授进行了汇报、总结,马和民教授当选为新一任理事长,周勇教授当选为新一任秘书长。马和民教授对委员会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构想与计划,使大家对委员会的发展充满憧憬和希望。最后,马和民教授宣布此次年会闭幕,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至此拉上帷幕。
![]() |
通讯员:胡怡瑶 林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