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3日下午,由冯大鸣主持的2006年上海哲社项目“西方国家政府-学校关系改革及其效果研究”中期学术沙龙假公共管理学院会议室举行。公共管理学院魏志春教授、郅庭瑾教授、江玲副教授及张万朋副教授等参加讨论。
课题组主持人冯大鸣介绍了“西方国家政府-学校关系改革及其效果研究”课题进展情况,谈了近期研究中体会和心得。他感到,政府-学校关系改革的方向似乎很明白,也很简单: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学校实行自主管理。但是随着对西方国家政府-学校关系改革状况及其效果的深入观察,会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政府为何放权?放权的前提是什么?放权后的保障是什么?放权是否一定与办学效益成正相关?其间的中介条件是什么?
魏志春教授以其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国家一般课题“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教育管理职能与运行机制转变的研究”为例,指出了政府-学校关系改革中存在的三个规律性的现象:(1)转变是个过程,没有终点。(2)转变是丰富的,有理念性的转变,也有操作性的转变;有局部的转变,也有全局性的转变;有渗透性的转变,也有强制性的转变;有渐变,也有突变。(3)政府-学校关系的转变跟经济领域中的政府-企业关系转变不同,中国的政府-学校关系的转变与西方国家不同,可以参照,但不能照搬。郅庭瑾、江玲、张万朋等专家分别从管理伦理、管理心理以及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对研究课题的实施提出了各自的建设性意见。
最后,冯大鸣对参加沙龙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课题组也将在仔细整理、研究专家意见后,对课题的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