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8日的下午,在文科大楼1009教室,香港中文大学黄显华教授给在座师生做了一场名为《课程与教学研究:设计与方法的探索》的报告。
|
讲座现场挤满了前来聆听的师生,所有的人都对这场报告充满了期待。和以往不同,讲座并没有什么理论、模式之类的抽象用语。黄教授提纲挈领地回顾了他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谈及了学与教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怎么做学问、学习与教学的关系等,在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关系的同时,引导我们思考学问是什么、学习是什么、明白/理解又作何解释,讲座现场师生陷入一片沉思。总之,黄先生丰硕的学识和宏阔的视野对我们在学术征途上的发展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在演示文稿开篇写下的“课程教学研究的规范”以及先生对学生的独立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黄老师选摘了香港《信报》上的几篇文章,从批判中国教育“假大空骗”现象,到追溯自己的治学之路,再到探寻“学问”二字的内涵,进而引导同学们对两篇权威期刊上的文章进行质疑。过程中有许多台上台下的互动,不断的进行与听讲者的互相对话。黄先生以问题的形式来分析文章,先生虽不言明,大家却从中却深深感受到了黄先生对晚辈在学界求实求新的殷殷期待,折射的是先生对于学术和科学研究的高度正义感和责任感,更隐隐地警示了对学术研究应有的态度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