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下午,教育学系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报告会在文科大楼907室准时召开。本次报告会主要以获奖者分享经验,促进学术发展为目的。出席本次报告会的人员有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付艳萍、许海莹、宋萍萍、陶媛和陈静五位报告人,约40余名本系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教育学系杨光富和王占魁两位老师应邀担任本场报告会的点评嘉宾,会议由教育学系研究生会主席陈凡同学主持。
![]() | ![]() |
![]() | ![]() |
在主持人介绍过后,五位国奖获得者和同学们进行了她们的经验分享。首先付艳萍博士以《论“我”为什么读博士》为题目,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对各种学习资源充分利用的经验的重要性。“低调而自信、进取而从容”的许海莹同学则就他对学习、工作、科研和生活的关系的认识与同学们进行了经验分享。而宋萍萍同学则是以“公德教育”和“同伴辅导”两个具体的课题向同学们介绍了如何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进行文献检索。陶媛同学以自己发表的论文为例,围绕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两个维度讲述了一篇论文是从选题到成型以及最后发表的过程做了重点介绍。最后出场的陈静同学则就自己对读书、思考与写作之间体会进行了分享。
在五位国奖获得者分享完各自的经验之后,两位老师对其做了精彩的点评。王占魁老师首先对各位获奖者能够继承华师大教育学系优良的学术传统,能够关注和重视到各种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且指出学习要达到能够清晰地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讲明白的境界。
![]() | ![]() |
杨光富老师肯定了各位同学的发言视角,即都能聚焦报告会的主题,阐述自己是如何将读书、研究与发表结合起来的,为在座的同学特别是2014级新生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杨老师对五位发言者的成果数量及所发期刊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些同学不仅成果数量较多,而且文章所发期刊的质量普遍较好,反映了我们系研究生的研究实力。杨老师还特别指出,我们系获得国奖的同学大多都担任过志愿者和各类班干,关心班集体,乐于为他人服务,与同学和老师们相处融洽,这些也体现出了我们系研究生的良好风貌。
![]() |
最后,同学们就自己的学习和写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向获奖者们进行了请教和交流。通过本场报告会,同学们对读书、学习与论文写作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我们相信教育学系优良学风会一级一级的得到传承和发展。
撰稿人:戴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