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13:30,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专题讲座第五讲于老外语楼成功举行。本次主讲人为教育学系杨光富老师,题目为《国外学生指导工作与儿童的发展》。
杨光富老师本次讲座以学生指导为中心出发,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学生指导的内涵与外延、国外学生指导理论发展历史和对我国中学学生指导建设的建议。学生指导工作在学生的学业、个性、社会性以及职业塑造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代学校教育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为了夯实学生们的专业基础,进一步促进同学们对于本专业的理解和思考,杨光富老师精心准备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后,杨老师首先对学生指导的概念进行分析,并以香港、台湾等学校学生指导的制度和文件为例进行解释。在谈及学生指导的三个层次(即行为、心理和思想)时,杨老师以实际教学事件为例,指出当前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多以行为指导为主,少有心理指导和思想指导,对此,杨老师指出了这种做法存在的弊端。他着重分析了不同层次的指导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呼吁参与讲座的少先队工作者重视教师在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中的自主性和重要性,在学生指导工作中不能只看直接结果,忽略间接结果;不能只看指导行为的短期影响,而忽略长期影响。
在对学生指导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深入了解后,杨老师又进一步讲解了学生指导的理论发展历史,讲解主要从四个时期出发,包括人-职匹配时期、以当事人为中心时期、终身发展时期和指导理论多样化时期,重点介绍了每一时期的理论进展和代表人物。
最后杨老师将讲座落实到了实践层面,他为同学们补充了丰富的国外中学的实践案例,分析了我国中学学生指导建设上的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成立学生指导部门、探索导师指导制度、争取各方力量的支持等。结合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杨老师提出讲座过后同学们不能仅止于此,要进一步思考学生指导与少先队工作的结合途径,并做深入研究,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专业发展相结合。
杨老师的讲座与学生工作紧密关联,引发了参与讲座的许多学生工作者的共鸣,博得了热烈的掌声。相信通过此次讲座,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对于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会有更明确的认识,对于学生指导工作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入。
撰稿人:朱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