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儿童与尊重儿童:西方儿童史研究与儿童观变迁-----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系列专题讲座第四讲

发布日期: 2016-03-21   作者:  浏览次数: 102

2016年3月18日下午13:30,老外语楼107教室内,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系列专题讲座的第四讲于此成功举行。第四讲的主讲人是教育学系王保星教授,他演讲的题目为:《发现儿童与尊重儿童:西方儿童史研究与儿童观变迁》。

王老师此次的讲座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西方儿童史基本研究状况和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讲座初始,王老师从19世纪后期儿童学概念的发生、学科的建立谈起,详细梳理了西方儿童史至今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为了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和思考,他推荐并介绍了一些经典著作,如《儿童的世纪》、《童年的消逝》和《古罗马的儿童》等。这种对于经典著作的深入解读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阅读面,也给予了同学们一次难得的交流和分享阅读方法的机会,对于同学们日常学习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启发。

在对西方儿童史的发展做了基本梳理后,王老师进一步对西方儿童观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解说。王老师认为儿童观是教育观、教师观的基础,也折射着不同时代的教育特征。为了加深同学们认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儿童观的演进过程,王老师通过图表直观地展示了各个时期儿童观的代表观点及特点,并重点对比了古典时期、中世纪时期、现代及当代西方儿童观的异同,使得同学们对于西方儿童观的发展有了一个整体宏观的认识。最后,王老师也对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希冀,即希望同学们能在对西方儿童观充分了解之后,进一步思考中国儿童观的发展历程,做到比较反思,深入思考。

王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内涵丰富,引起了现场同学们的强烈反响,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通过王老师全面细致的讲述,同学们对西方儿童史、儿童观有了更为系统的理解,也明白了在学习中要不断地比较反思,这样才能获得深入的理解和理论的升华。

                                                                        (撰稿人:朱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