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8-29日,杨小微教授在常州主持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终身教 育理念下基础教育学校变革及区域推进”学术沙龙活动,观摩了由子课题组实验学校开出的两节数学研讨课,在课题组会议上各子课题负责人及核心成员通报了研究 进展,重点研讨了数学、语文学科中如何体现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这一主题,最后部署了下一步研究行动。
2009年11月14日上午,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传统教化的近代变迁与转型研究”学术沙龙在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107举行。会议由项目 负责人黄书光教授主持,课题组成员以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部分博士、硕士1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黄书光教授首先阐述了该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和基本构想,对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方法、关键要素和可能产生的创新见解做了深入剖析;同时,也介绍了已经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随后,课题组成员汇 报了各自承担的子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和研究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并进行了相互的质疑问难。通过热烈讨论,大家对各自负责的子课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最 后,黄老师作了点评和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建议。
2009年12月9日,由叶澜教授主持的华东师范大学211三期项目“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基础及其改造”开题会议在文科大楼1107举行。会议由叶澜教授 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杨小微教授,黄书光教授,金忠明教授、李政涛教授、李家成副教授及其他课题组成员。首先,叶澜教授就课题的选题缘由、意义等做了基本阐 述,并就本次研讨的核心任务和形式作了安排。随后,各子课题组就本组的情况、规划和架构做了基本介绍。最后,叶澜教授进行了总结和综合。她在肯定本次开题 会议意义和吸收有关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初步架构,即从为社会的发展制定一把教育的尺度,社会的教育机能的梳理分析与研究,以及教育在形成社 会的教育基础中的独特价值等三个方面来开展研究,同时对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阶段时间节点的确定和规划、成果呈现形式,以及后期研究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等作 出了具体建议和安排。通过三个小时讨论和对话,课题组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并就如何进一步拓展、深入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为课题 研究的后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